九秋杂咏(其四)秋钟

寂寞秋原寺,霜钟韵最幽。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

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寺庙中的宁静与寂寥,通过霜钟的声音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寂寞秋原寺”直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霜钟韵最幽”一句,以“霜钟”这一意象,不仅指出了时间的更迭,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而“韵最幽”则强调了钟声的深远与悠扬。

“数声生殿角,一夜白人头”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钟声的影响放大,仿佛那声音穿越了整个夜晚,甚至让听者一夜之间白了头,以此来表现钟声的震撼力和对人心灵的触动。同时,这里也暗含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主题。

“皛皛月当枕,萧萧风满楼”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皎洁的月光如同床铺,而风吹过楼宇,带来了凉爽与宁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何能此时节,还起景阳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情境的感慨,虽然身处如此宁静美好的环境中,但内心却难以摆脱忧愁。这里的“景阳愁”可能源自于历史典故,指的是南朝陈后主在景阳宫中沉溺享乐,最终导致亡国的故事,以此来隐喻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寺庙中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秋杂咏(其五)秋磬

泗滨一片石,万古知音难。

野老无心击,西风过耳寒。

韵高泉并落,声冷叶先乾。

历历谁相委,蒲团夜正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九秋杂咏(其六)秋藓

霜色满庭莎,青青奈若何。

渐看蜗篆少,唯有鹤行多。

晚步痕添屐,朝眠绿上蓑。

野情閒不厌,车辙莫频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九秋杂咏(其七)秋田

生涯在南亩,早晚及西成。

旧业蒹葭外,新凉袯襫轻。

自牛眠露草,黄雀啄香粳。

共有丰年庆,家家社鼓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九秋杂咏(其八)秋汀

远浦霜天晚,寒江浅浅宜。

荻花螺女折,渔火射工吹。

有鹤量沙碛,无鱼上钓丝。

棹歌人独往,凉月浸涟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