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蓉湖春色二首(其二)

不风流处总风流,梓里名花月旦收。

白傅情怀因念旧,东坡才调洵堪俦。

廿年踪迹浑如梦,一曲齐梁溯莫愁。

过眼云烟原幻境,群芳何幸姓名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题蓉湖春色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候倬所作,通过对蓉湖春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不风流处总风流”,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自然之美往往在不经意间显现,即便是看似平凡之处,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接着,“梓里名花月旦收”一句,将视线聚焦于家乡的名花,通过“月旦”这一典故,赋予了花朵以时间的印记,暗示着它们在特定时刻的美丽与珍贵。

“白傅情怀因念旧,东坡才调洵堪俦”两句,借用了白居易和苏轼两位宋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才华横溢之士的敬仰之情。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身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与人文色彩。

“廿年踪迹浑如梦,一曲齐梁溯莫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廿年”的漫长岁月为背景,将个人的经历比作一场梦境,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又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一曲齐梁溯莫愁”引用了南朝乐府民歌《莫愁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最后,“过眼云烟原幻境,群芳何幸姓名留”两句,以“过眼云烟”比喻短暂的人生与世事无常,强调了自然界的美丽虽美,但终归是虚幻的。而“群芳何幸姓名留”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留下名字、留下美好记忆的事物的赞美,突出了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的联系,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人生、历史、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

候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辛巳送春

游丝不系韶光住,阑风又将花妒。

叶底寻红,愁边梦绿,凄断世间儿女。

愁春不去,更月暗灯窗,数声啼宇。

解道销魂,隔帘双燕替人语。

天涯漫指归路,向高楼极目,芳草无数。

绣幕围香,画栏倚玉,犹记曾听莺处。

旧欢无据,自化作飞云,镇啼红雨。

谱入阳关,此情应更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岁除写怀

已觉愁如海,无端岁又新。

娥眉千古恨,蛇足百年身。

有泪酬佳节,无人问夙因。

早梅不解事,轻放一枝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惠山晚步口占

拾翠归来兴未赊,一襟红影日初斜。

平畦过雨麦苗短,香气扑人开豆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祀灶后一日登惠山云起楼

危楼百尺俯檐端,惘惘登临岁已阑。

惟有斜阳看不厌,更无人处独凭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