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泥莲庵夜宿同子万弟与寺僧閒话

倦客心情,况遇著、秋院捣衣时节。

惆怅侧帽垂鞭,凝情伫寥泬。

三间寺、水窗斜闭,一声磬、林香暗结。

且啜茶瓜,休论尘世,此景清绝。

询开士、杖锡何来,奈师亦、江东旧狂客。

惹起南朝零恨,与疏钟呜咽。

有多少、西窗閒话,对禅床、剪烛低说。

渐渐风弄莲衣,满湖吹雪。

形式: 词牌: 琵琶仙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寺庙静谧的画面,以倦客的心情为引,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子万弟在泥莲庵中度过的一段闲适时光。"秋院捣衣时节"点明了时令,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惆怅侧帽垂鞭,凝情伫寥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过去的回忆。

"三间寺、水窗斜闭,一声磬、林香暗结"写出了夜晚寺庙的宁静,水窗微启,磬声悠扬,伴随着林间的香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幽之境。接下来,诗人与友人品茶闲谈,忘却世间纷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绝之感。

"询开士、杖锡何来"引入了僧人的角色,他们都是来自江东的旧狂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南朝零恨"和"疏钟呜咽"则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淡淡的哀愁。"西窗閒话"和"剪烛低说"描绘了深夜对话的温馨场景,充满了禅意。

最后,"风弄莲衣,满湖吹雪"以生动的比喻收尾,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湖面,仿佛是洁白的雪花飘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陈维崧独特的词作风格。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雨

故国金戈铁马,衰年退笔残书。

心情浑似欲栖乌,偏惹连天丝雨。

风掣红旗纵猎,雨昏银烛呼卢。

此声记得不曾无,那便凄凉如许。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八声甘州.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

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

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

怕未终此曲,先已惨天颜。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

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西河.春日偶过亳村故居

前村里。落梅阵阵风起。

旧家池馆暂经过,玉栏漫倚。

粉英也为主人来,雨中和泪梳洗。画檐损,月榭圮。

蘼芜蛱蝶盈砌。颓垣败井剧关心,那能遣此。

赚人连夜卸烟帆,半篙埋怨春水。

一天丝雨洒不止,总难寻、旧日邻里。

祇有点波燕子。上雕梁絮语,墨花帘底。

似话王家当年事。

形式: 词牌: 西河

莺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三月雷堂口,多少游丝浴鹭。

正潋滟、文縠初平,金沟种满芳树。

屏幕津楼斜蘸水,秋千春院閒吹絮。

喜夹衣初试,艇子一双摇去。

阵阵鬓丝,层层帘影,齐问平山渡。

隔船纱、袅袅亭亭,影落绿波深处。

照菱花,水面明妆,唱竹枝,风前诗句。

又东园、芍药才红,金铃争护。

兰桡小拢,看绕径裙花,漾尘微步。

渐铺遍氍毹,玉笋飞觥,春纤拂素。

红子低敲,青梅小摘,栏杆却立频回顾。

蓦地见、玉钩斜下路。

伤心吊古,黯然偷注横波,此处是隋皇墓。

几番怊怅,流水东风,往事浑无据。

且趁江流正滑,好放蜻蛉,慢摇纨扇,重歌金缕。

暝翠将沈,船头欲转,茱萸湾子红桥下,妒游童、宝马将人觑。

可怜此际归来,两岸榆钱,一天丝雨。

形式: 词牌: 莺啼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