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洗尽丹青料,清高绝点埃。
数竿无韵竹,一树不香梅。
与可今已矣,补之安在哉。
千年好风致,唤上笔头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参所作的《题墨梅竹》。诗中,诗人以洗尽铅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墨梅与竹的画面,展现出清新高洁的意境。"洗尽丹青料"表达了对传统绘画色彩的摒弃,强调了墨色的纯粹;"清高绝点埃"则赞美了梅花和竹子的高雅品格,不受尘世污染。接下来,诗人通过"数竿无韵竹,一树不香梅",进一步刻画出竹子的挺拔和梅花的淡雅,暗示了它们的自然韵律和内在香气。
诗人借物抒怀,将对文人画家文同(字与可)的怀念融入其中,感叹"与可今已矣,补之安在哉",惋惜与可已逝,这样的艺术才华和风致难以再寻。最后,诗人期盼通过笔墨传承这种美好的风致,"千年好风致,唤上笔头来",表达了对艺术精神的永恒追求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墨梅竹为载体,寓言了诗人对高洁人格和艺术传承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不详
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薄暮抱幽独,无言倚小楼。
日沉千树晚,风起一天秋。
警枕团新梦,寒衣带旧愁。
祇因吟太苦,馀病未全瘳。
石磴手难攀,林深去复还。
人行啼鸟外,僧住白云间。
野兴平秋水,吟魂绕暮山。
马头风作恶,潘鬓任阑珊。
君不见汉殿丹青未漫灭,马上琵琶向谁说。
又不见华清舞破霓裳衣,凌波竟堕嵬山血。
从来艳色多累身,妾貌虽丑心自悦。
幽闺到老无人知,白发如丝镜如铁。
露重湿征衣,风急翻纱帽。
山下灌园人,倚锄看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