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平山堂次黄先生韵

虚堂眄平冈,积翠淩天半。

彷像识瑶台,熹微窥玉案。

颇疑巨灵力,刬削非一旦。

森森古树齐,奕奕朝霞烂。

地近巘易陟,池清莲不蔓。

莺啼午梦残,客至琴声断。

胜境契中襟,雅怀知弗畔。

翛然忘物我,讵肯存崖岸。

马迹遍幽燕,华颠乐村闬。

居夷非矫曲,悼猛得前算。

巇崄世所趋,真淳日彫散。

跬步视安危,片言几理乱。

苟能领斯会,未觉身为患。

嘉谋谅贻厥,岂曰誇殊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平山堂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在此处的超然心境。首句"虚堂眄平冈",以空旷的堂宇远望平坦的山岗,展现出开阔的视野。"积翠淩天半",翠绿的山色直逼云天,显出山势之峻峭。诗人将景色比作瑶台和玉案,暗示其高洁与神秘。

"颇疑巨灵力,刬削非一旦",诗人惊叹山体的形成仿佛是大力神巨灵的杰作,非一日之功。接下来,他赞美古树参天,朝霞灿烂,营造出宁静而绚丽的氛围。"地近巘易陟,池清莲不蔓",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宜人和自然之美。

午后的莺啼打断了诗人的梦境,客人来访则打断了琴音,但诗人并未被外界打扰,反而在其中找到了契合内心的情怀。"胜境契中襟,雅怀知弗畔",表达了他对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的深深认同。"翛然忘物我",诗人完全沉浸在自然与心境的交融之中,无拘无束。

诗人寓居于此,虽身处偏远之地,却乐于田园生活,不因外在险恶而改变本性。他感叹世事变迁,人心浮躁,强调了谨慎处世的重要性。最后,他寄希望于明智的决策能带来安宁,认为只要领悟此中的道理,个人的困扰也就不再是问题。

整首诗通过描绘平山堂的景致和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52)

赵汸(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汪子翼赴采石书院山长

汪子富儒术,雄文惊有司。

横经得专席,往主圣哲祠。

昨者遇相别,清言不及私。

惟念紫阳翁,周程以为师。

云何陆子静,所学乃异兹。

后生将焉从,此事宜精思。

斯行凭在尔,宁复计班资。

嗟余素寡陋,求道多困岐。

离索亦云久,陆沈乃其宜。

一闻君子论,反躬愧湮微。

神心异象罔,谁能握其机。

关洛有遗言,本根实在兹。

及门多通明,经说乃见讥。

朱子晚所造,卓绝知者希。

象山如可作,岂复忧支离。

使其或有异,在我已无疑。

前修去已远,问辩将畴依。

子有千里行,谁能纠予非。

采石古重镇,精庐俯危矶。

子登蛾眉亭,勿作雍门悲。

应怀谪仙人,宫锦何淋漓。

横绝宇宙间,飞黄不受鞿。

君子慎修已,深潜厚自持。

斯人固天放,跌宕将安归。

适道必有途,积德必有基。

所贵敦实行,无为尚虚辞。

俗学昧本原,希微罕真知。

侏儒笑俳优,长者岂吾欺。

念子实命我,斯言非我宜。

敬恭奉明德,白首以为期。

形式: 古风

吕景武哀诗

山东有壮士,胄出古诸姜。

起从楼船师,军败耻生降。

挟俘投海死,终不愧鹰扬。

有孙若郡校,刻意攻文章。

师亡于我殡,丧具倒赀囊。

大兄绾银符,慷慨百夫良。

忍死脱锋镝,明神翼高堂。

佐郡黟山下,慈母未敢将。

甘旨弟所营,时亦来兄傍。

一疾竟不起,呼天但茫茫。

何以慰母怀,相看涕淋浪。

世乱获考终,安知短与长。

郊原多白骨,岂解归山冈。

形式: 古风

银峰述德诗

戎马生淮甸,烟尘暗江湖。

银峰万家邑,转目成丘墟。

番君祠既燬,张相墓应芜。

千年豪杰堀,但见豺与狐。

四邻更问罪,毒螫焉能祛。

牺牲待境上,玉帛既与俱。

谁将庇吾民,跂踵待来苏。

两属固非策,瓜分岂良图。

干戈日相寻,山谷皆储胥。

甘心仇彼壤,斩刈互相踰。

衅同虞芮争,祸岂蛮触殊。

相倾各恃援,肯复哀无辜。

福星临婺渚,千骑专城居。

威行征伐外,泽被凋瘵馀。

招携自有道,不亟亦不徐。

运步理必复,寒谷春阳嘘。

湓浦覆巢穴,宫亭偃根株。

永谢西江水,还同涸辙鱼。

含垢廓洪度,推诚开戆愚。

汝才吾与达,勉思致名誉。

汝武吾爪牙,所当应时需。

难若春冰释,冤似水涤除。

父子再天日,妻孥欢室庐。

向来锋镝地,画作瓜芋区。

始羡生人乐,力耕供赋需。

譬如涉渊水,公作济川桴。

又如沟中瘠,忍死待公哺。

况非遇公贤,此邑今何如。

我欲留公像,英姿照里闾。

穹碑铭伟绩,螭首而龟趺。

所示只一乡,所传唯道途。

作诗颂公德,纪实辞不诬。

子孙又子孙,歌咏无时渝。

方伯及连帅,视公为规模。

形式: 古风

题黟令周君儒所藏清溪白云图

结屋清溪上,白云与为邻。

云影常在地,溪光净无尘。

馀晖及山木,晻映忘冬春。

逍遥窗户间,亦足娱心神。

相望彭泽宰,仕止孰由人。

忽忆桃花源,悠然思问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