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山山畔筑精庐,日诵楞严闭户居。
棕拂蒲团成结局,白头愁煞老尚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金山边隐居的学者,专注于修行,每日诵读佛经《楞严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使用棕榈扫帚(棕拂)和蒲团作为修行工具,然而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他对修行的执着似乎并未减少,反而增添了愁绪,让老尚书(可能是指他自己)深感忧虑。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出世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不详
万家砧响触羁愁,枕上滩声又换秋。
绝好江村图画里,乱山斜照泊归州。
紫薇花发绕吾庐,艳雪晴云拥上车。
将去宛如新嫁女,到时应识旧中书。
前身或者丝纶阁,夜梦因之水竹居。
位置平泉庄上好,不教沦落在荒墟。
筹边依旧上高楼,内地河山壮益州。
酋长西来通职贡,大江东去扼咽喉。
书生不作三刀梦,阃帅相持半壁秋。
剑外烽烟沪海瘴,孤吟谁识杜陵愁。
行尽利州路,重关第一程。
诗犹歌蜀道,人已变秦声。
据水桥横出,黏天草乱生。
东山山翠重,愁压武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