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寺

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

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

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

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

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

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

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

林深不可见,雾雨霾髻鬟。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天空展现清澈远山的峡谷,大地旋转出碧绿的湾流。
我行走没有快慢之分,提着衣裳漫步在崎岖的山道。
山中的僧人本就孤独,讨饭尚未归还。
云雾下的石碾由流水自动推动,松木门随风而开或闭。
山泉潺潺,为游人带来乐趣,琴瑟筑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
美丽的女子和剑术高超的老人,像孩子般在人间嬉戏。
忽然想起一同吟啸云间的友人,于是写下诗篇留下玉环作为纪念。
树林深远,难以望见尽头,雾气与雨水模糊了发髻如烟如黛。

注释

清远:形容景色清幽深远。
凝碧:形容水面碧绿如玉。
摄衣:提起衣裳。
孱颜:形容山路崎岖。
幽独:指僧人的孤寂生活。
乞食:讨饭,指僧人化缘。
云碓:用水力驱动的石碾。
松门:松木制成的门。
剑翁:指剑术高超的老人。
啸云侣:吟啸云间的同伴。
玉环:古代女子饰品,此处代指诗篇。
雾雨霾:形容雾气浓厚如雨。
髻鬟:古代妇女的发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奇的山中僧庙景象。开篇“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两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一派超凡脱俗的自然美景,峡谷清幽、水湾碧绿,显现出一种仙境般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急不徐地行走,其衣袂随风飘动,“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从容与自得。

“山僧本幽独,乞食况未还”则是诗人对山中僧侣生活的一种描绘,他们过着一种隐逸的生活,偶尔下山乞食,但此刻尚未来归。接下来,“云碓水自舂,松门风为关”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云雾缭绕,水流潺潺,仿佛天然形成的一道屏障。

“石泉解娱客,琴筑鸣空山”一句中,诗人通过听泉饮酒、弹琴奏乐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陶醉和享受。紧接着,“佳人剑翁孙,游戏暂人间”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的展现,剑客翁孙似乎是诗人心中理想的人物形象,他们在人间游历,却又不为红尘所羁绊。

“忽忆啸云侣,赋诗留玉环”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波动,他突然想起了与友人同行的欢乐时光,以及留下的一首诗和一枚玉环作为纪念。最后,“林深不可见,雾雨霾髻鬟”描绘了一种迷离的景象,树木丛生难以辨识,雾气与细雨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庙生活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美景和人间乐趣的享受,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广州蒲涧寺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蒲涧信长老

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

已从子美得桃竹,不向安期觅枣瓜。

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

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发广州

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

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

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