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羊城吊古》由明代诗人潘光统所作,通过描绘南国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
首联“南国川原几变更,三杯长啸不胜情”,开篇即以“南国”点明地点,暗示这里曾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诗人饮酒三杯后,长啸抒发内心的情感,既是对历史的感叹,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颔联“蓬蒿半掩刘王坞,山水犹盘陆贾城”,转而描写具体的景物。刘王坞和陆贾城,分别指代历史人物刘秀和陆贾的居所或活动地,通过“蓬蒿半掩”和“山水犹盘”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静谧与沧桑,也暗含了对古人遗迹的怀念。
颈联“海寺晚风传梵呗,石门斜日送江声”,进一步描绘了羊城(广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海寺中晚风传来佛乐,石门边夕阳映照江水之声,这两幅画面交织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禅意的画面,既有宗教的庄严,也有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尾联“登临不用嗟殊代,翡翠明珠属汉京”,诗人登高远眺,面对古今交替的场景,却并不哀叹时代变迁,而是将珍贵的翡翠明珠比喻为属于汉京的荣耀,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羊城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对过往的缅怀、对自然的赞美、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吊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