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日池上饮,荷花醉于人。
清风吹人衣,玉笙彻秋旻。
酒酣起绝叫,游子不念贫。
平生阮嗣宗,定胜石季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诗人独饮池边,与荷花共醉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池塘,荷花似乎也沉浸在黄昏的氛围中,与诗人相映成趣。微风拂过,不仅吹动了诗人的衣裳,也带来了阵阵清凉,仿佛连天上的秋旻也被这清风所触动。诗人酒兴正浓时,不禁高声吟唱,那份豪情壮志,仿佛忘记了世间的贫富之别。他以阮籍自比,表达了对阮嗣宗洒脱不羁生活的向往,认为自己定能超越石崇,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不详
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何时始移根,今日已映坐。
沐露欲五寸,出草先几个。
林深带宿润,湑湑垂白唾。
欣然千丈意,郁勃不可挫。
我无定居地,此计恐成蹉。
他年欲待阴,日月当已过。
桑麻要生养,文字迫寒饿。
柳传未可学,泛书真足课。
如何抱空疏,矧复习痴惰。
嗜饮此山水,五岁饱高卧。
君看重来时,风雨夜相和。
我斋不盈丈,面壁兀若顽。
出门天地阔,旷如脱牢关。
青童迎相揖,笑报山僧还。
婆娑三四客,竟日长松间。
中心定何如,气象无此閒。
谁当千载后,如我坐兹山。
临水偶成趣,朋来如相期。
人家山涧隈,往觅浆水迟。
清樾抱石桥,行旅坐支颐。
交交双鸣禽,见客已惊移。
客去檐鹊噪,高斋久清立。
疏雨无行人,烟崦夕炊湿。
前园蘼芜衰,东邻日夜织。
同门信不至,鸿雁满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