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于鼎(其二)

风雅三闾变,离骚万古师。

汉时多帝子,今代只孙枝。

尔赋追南楚,人称似景差。

贻予双五律,丽则掩当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答于鼎(其二)》。屈大均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将风雅的传统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对屈原《离骚》的崇敬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风雅三闾变”,“三闾”指屈原,暗示屈原在文学上的革新与变革,而“离骚万古师”则表达了屈原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巨大影响。接着,“汉时多帝子,今代只孙枝”两句,运用历史典故,既赞美了屈原作为文学巨匠的地位,也暗含对当代文人的期望与鞭策。

“尔赋追南楚,人称似景差”是对对方作品的赞誉,将对方的创作与屈原、宋玉等古代文学大家相提并论,同时又以“似景差”来强调对方作品的风格与才华。最后,“贻予双五律,丽则掩当时”则是对对方赠予自己的两首五言律诗的高度评价,认为它们的美丽与精巧超越了当时的文学水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学经典的致敬,也表达了对同代文人的欣赏与激励,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九月药亭宅见梅

梅喜炎州暖,长开在菊前。

年芳能自早,秋色为君妍。

朔雪从无地,南花更有天。

忘忧须此物,泛泛酒杯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蛮花皆早发,黄菊独宜寒。

雪少英难落,霜微叶已丹。

香从梅外得,甘以露时餐。

秋色为春色,留君隔岁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冬菊赠人

节过无人赏,芬芳实在今。

香分梅萼暗,色与雪花深。

甘苦平生节,荣枯一日心。

年年当小岁,君向粤中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扶晨于鼎文冶兄弟(其一)

一片成黄海,黄山信有无。

汤池在烟雾,石笋似菰蒲。

峰好人相让,松多汝不孤。

平生怀小华,可得上天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