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扶晨于鼎文冶兄弟(其一)

一片成黄海,黄山信有无。

汤池在烟雾,石笋似菰蒲。

峰好人相让,松多汝不孤。

平生怀小华,可得上天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诗人以黄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的壮美与自然界的生机。首句“一片成黄海”以夸张的手法,将黄山的景色比作浩瀚的黄海,既突出了黄山的广阔与壮观,也暗示了黄山的色彩与大海相似,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接着,“黄山信有无”一句,既是对黄山真实存在的肯定,也蕴含着对黄山神秘莫测之美的赞叹。黄山的云雾缭绕,时隐时现,仿佛仙境一般,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汤池在烟雾,石笋似菰蒲”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山的自然景观。汤池,指的是温泉或热气腾腾的水池,这里用来形容黄山的温泉或地热现象,与烟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温暖的氛围。石笋则像茭白一样挺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黄山独特的地貌特征。

“峰好人相让,松多汝不孤”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和性格。峰峦之间,每一座山峰似乎都在相互谦让,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而松树众多,仿佛是自然界的守护者,不感到孤独,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界的繁荣。

最后,“平生怀小华,可得上天都”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小华,可能是指微小的花朵,也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美好。诗人渴望能够达到天都,即黄山的最高峰,体验那里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寄扶晨于鼎文冶兄弟(其二)

爱尔贤兄弟,真同大小山。

松高争岳出,花好与人閒。

岁事先秋尽,天心及早还。

才多无不可,啸咏且相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梧宫

范蠡未霸越,五湖安可浮。

故人尽西子,终古一扁舟。

雪气含烟白,山光逐水流。

梧宫何处是,萧瑟近长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咏史

自古皆亡命,英雄岂异人。

龙蟠忧有气,虎变患无身。

孺子虽神智,圯桥且隐沦。

箧中兵法在,端可灭强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寓居江乡有作

扶床多稚子,敦杖有慈亲。

甘苦同黄菊,浮沉在白蘋。

未归华夏国,犹是乱离人。

松树能霜雪,天寒苍翠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