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试剑石

丰沛布衣吴芮客,回首咸秦坐悽恻。

漫随霸楚西道迁,未甘汉地山河窄。

随身三尺青龙子,曾断当涂素灵死。

手提岩上试秋水,大石迎风开披靡。

东归欲整堂堂阵,吴儿未足劳馀刃。

炎灵天启定中原,大言成事人方信。

君不见不侯飞将能射虎,误中他山犹饮羽。

形式: 古风

翻译

富饶平民吴芮来访,回望咸秦心生悲切。
随意跟随霸楚西行,不甘心汉地山河狭小。
随身携带三尺青龙剑,曾斩杀当涂白虎妖孽。
手握宝剑在岩边试锋,巨石受风而裂如披风。
东归欲整顿雄壮军阵,吴地之人不足以耗尽我刀锋。
炎帝神灵天意昭示,中原安定人心所向。
世人皆知不封侯的勇将能射虎,却误伤他人仍留箭羽为证。

注释

丰沛:富饶充沛。
布衣:平民百姓。
咸秦:古地名,指秦国。
悽恻:悲伤凄凉。
霸楚:战国时期楚国的强大势力。
汉地:指汉朝统治区域。
青龙子:古代神话中的神兵利器。
当涂:地名,在今安徽。
素灵:传说中的猛兽。
秋水:秋天的江水,比喻锐利的剑气。
堂堂阵:阵容强大,形容军队威武。
吴儿:指吴地的人。
炎灵:指火神或炎帝。
侯:古代的一种爵位。
飞将:勇猛善战的将领。
饮羽:饮箭羽,比喻被误伤。

鉴赏

这首宋诗《汉高帝试剑石》通过描绘丰沛平民出身的吴芮,展现了他不甘平凡、志向远大的形象。诗人以吴芮的视角,叙述了他从咸秦之地出发,对霸楚西迁的无奈和对汉地山河的渴望,显示出他的壮志豪情。

"随身三尺青龙子",暗指吴芮的剑,象征着他的武力与决心。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他试剑的场景,"手提岩上试秋水,大石迎风开披靡",生动展现了他剑术的高超和力量的强大。

然而,吴芮并未满足于个人的勇猛,他期待东归后整顿军队,建立更大的功业,"东归欲整堂堂阵,吴儿未足劳馀刃"。诗人借吴芮之口表达了对天下统一的信念,认为真正的英雄能够凭借大言实现事业,赢得人们的信任。

最后,诗人以"君不见不侯飞将能射虎,误中他山犹饮羽"作结,引用典故,暗示吴芮虽有勇猛,但更应找准目标,避免误入歧途。整首诗赞美了英雄的气概,也寓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45)

薛绍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笔砚间物

研滴须琉璃,镇纸须金虎。

格笔须白玉,研磨须墨古。

越竹滑如苔,更须加万杵。

自封翰墨卿,一书当千户。

形式: 古风

和米芾为梁唐不收慰问帖寄诗

圣贤尺牍间,吊问相酬答。

下笔或无意,兴合自妍捷。

名迹后人贵,品第分真杂。

前世无大度,危乱相乘蹑。

白发如莲帽,騧马似瓜贴。

触事为不祥,凶语弃玉躞。

料简纯吉书,乃有十七帖。

当时博搜访,所得固已狭。

于此半千岁,历世同灰劫。

真圣扫忌讳,尽入淳化箧。

巍巍覆载量,细事见广业。

唐人工临写,野马成百叠。

硬黄脱真迹,勾填本摹榻。

今惟典刑在,后世皆可法。

形式: 古风

和米芾李公炤家二王以前帖宜倾囊购取寄诗

圣草神踪手自持,心潜模范识前规。

惜哉法书垂世久,妙帖堂堂或见遗。

宝章大轴首尾俱,破古欺世完使离。

当时鉴目独子著,有如痼病工难医。

至今所收上卷五,流传未免识者嗤。

世间无论有晋魏,几人解得真唐隋。

文皇鉴定号得士,河南精识能穷微。

即今未必无褚獠,宁馨动俗千金赀。

古囊织褾可复得,白玉为躞黄金题。

形式: 古风

和米芾越竹纸诗

书便莹滑如碑版,古来精纸惟闻茧。

杵成剡竹光凌乱,何用区区书素练。

细分浓淡可评墨,副以溪岩难乏砚。

世间此语谁复知,千里同风未相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