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马殷宫前红水流,定王台下暮云收。
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州。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长沙竹枝歌十首(其四)》描绘了一幅长沙古城的历史画面。首句“马殷宫前红水流”,通过“马殷宫”这一历史遗迹和“红水流”暗示了昔日宫殿的繁华与岁月的流转,红色可能象征着宫墙的色彩或历史的沉淀。次句“定王台下暮云收”,定王台是长沙的名胜,暮云收则寓示着日暮时分,古城的宁静与历史的沉思。
后两句“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州”,进一步深化了对长沙历史人物的敬仰。贾太傅指贾谊,他曾被贬长沙,这里的井因他而得名,表达了人们对贤人的怀念。最后一句“无人不祭李潭州”,则提到人们普遍对李潭州(即李自成)的祭祀,反映出他对当地民众影响深远,可能是对历史动荡时期英雄的纪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长沙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长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不详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江头彩旗耀日明,船上挝鼓不停声。
湖南乐事君记取,五月五日潭州城。
潭州城边多野田,黄茅白苇远连天。
莫言楚国无生理,亩地如今倍直钱。
湘江女儿愁落晖,湘江江上鹧鸪飞。
行人试看君山竹,竹不成斑君始归。
戎门旌节拥高台,军士南边戍未回。
红巾小儿齐击鼓,知是官船江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