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后书事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时令频繁经过小雪时节,江南的寒冷还未有明显变化。
枫林边仍记得与人分别的情景,麦田里似乎缺少野鸡的踪迹。
我打算在水边建个小屋,偶然间散步药田来到村庄前沿。
邻居老人的情绪相互慰藉,他们常说明年将是丰收之年。

注释

时候:时节。
频过:频繁经过。
小雪天:小雪时节。
江南:江南地区。
寒色:寒冷的景象。
未曾:还未。
偏:明显。
枫汀:枫林边。
尚忆:仍然记得。
逢人别:与人分别。
麦陇:麦田。
欠:缺少。
雉眠:野鸡栖息。
更拟:打算。
结茅:建造茅屋。
临水次:靠近水面的地方。
行药:散步采药。
村前:村庄前沿。
邻翁:邻居老人。
意绪:情绪。
相安慰:相互慰藉。
多说:常说。
稔年:丰收之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小雪后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逢人别的记忆和对丰收年的期待。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低沉而深长。

“时候频过小雪天”表明时间在不断流逝,小雪纷飞,是冬日的一种常见景象,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江南寒色未曾偏”则描绘出江南地区即便是在冬日,也不失其柔和之美,反映了自然界在季节更迭中依旧保持着它特有的韵味。

“枫汀尚忆逢人别”中的“枫汀”指的是树林边的小溪岸边,这里是诗人与朋友分别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景物,回忆起过去的离别之情。接着,“麦陇唯应欠雉眠”则写出春意渐浓,麦苗初长,但因天气尚寒,未能完全展现生机。

“更拟结茅临水次”表明诗人有在江边筑屋隐居的愿望。“偶因行药到村前”则是说诗人偶尔因为采集草药来到了村庄附近。这里,“行药”可能暗示着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依赖。

“邻翁意绪相安慰”中的“邻翁”指的是邻里之长者,这里的“意绪”表示内心的忧虑与温暖。“多说明年是稔年”则透露了诗人对丰收年的期待,表达出一种希望和平静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小雪后的江南景色,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怀旧到隐居,再到对未来丰收的期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之作。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中元夜寄道侣二首(其一)

学饵霜茸骨未轻,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佩,风微飘断系云缨。

须臾枕上桐窗晓,露压千枝滴滴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中元夜寄道侣二首(其二)

橘斋风露已清馀,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裁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中秋夜寄友生

秋来一度满,重见色难齐。

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

疏芒唯斗在,残白合河迷。

更忆前年望,孤舟泊大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