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寄道侣二首(其二)

橘斋风露已清馀,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裁花我尚疏。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橘斋夜晚的风露已经消散,东郭先生的病情仍未痊愈。
独眠时容易被秋虫鸣声惊扰梦境,简陋的屋檐下很难有燕子传递书信。
广阔的云彩遮挡不住太阳,我想你应当离我很近;倒映在水面的花影,却显得我过于疏离。
我只羡慕那些羽士,他们的衣襟如水般清澈,手持节杖在空中漫步。

注释

橘斋:书房名,可能暗示主人的身份或环境。
东郭先生:借指诗人自己,可能有疾病或困境的隐喻。
蛩:蟋蟀,这里指秋虫鸣声。
燕传书:古代常以燕子传递书信,象征信息或情感交流。
广云:形容天空开阔。
倒影裁花:水中花影,比喻诗人与外界的隔阂。
羽人:道教中指仙人,此处可能指超脱尘世的人。
旄节:古代的一种仪仗,象征权力或使者身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中元夜寄道侣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病中不便之关切以及自己寂寞生活状态的诗句。

"橘斋风露已清馀,东郭先生病未除。" 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朋友身体健康的关心和担忧。橘斋是指作者自己的居所,风露已经清净,表明天气转凉,但东郭先生(可能是诗人的友人)的病却还未痊愈。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寂寞的夜晚生活状态。孤枕指的是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容易被蟋蟀的声音惊醒,即使是短暂的檐下空间,也很难有机会听到燕子传递信息(比喻难以获得外界的消息或书信)。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裁花我尚疏。"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处理方式。广云如披日,即使面临广阔的云海,也希望朋友能够靠近;而自己对于倒映在水中的花朵,虽然美丽,却仍旧感到有些疏离和难以触及。

"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孤寂感受。羽人指的是仙人或自由自在的人,他们的襟(衣襟)如同流水,平静而又自然;而作者自己则是在空虚的旄节步中前行,内心充满了孤寂和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中秋夜寄友生

秋来一度满,重见色难齐。

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

疏芒唯斗在,残白合河迷。

更忆前年望,孤舟泊大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中秋待月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未似初圆欲午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五歌(其四)雨夜

屋小茅乾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

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

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

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以竹夹膝寄赠袭美

截得筼筜冷似龙,翠光横在暑天中。

堪临薤簟闲凭月,好向松窗卧跂风。

持赠敢齐青玉案,醉吟偏称碧荷筒。

添君雅具教多著,为著西斋谱一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