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郎从前溪去,不向前溪返。
水流无浅深,人心有近远。
这首诗以“前溪”为背景,描绘了水流与人心之间的对比与思考。首句“郎从前溪去”,简洁地勾勒出一位男子离开前溪的画面,充满了故事的起始感。接着,“不向前溪返”,转折之处透露出一种决绝或不可逆的情感,似乎暗示着某种选择或行动的坚定性。
“水流无浅深”,水的特性被用来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无论水流是深是浅,都展现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因人的主观感受而改变。这句诗引出了对事物本质的探讨,提醒人们不应仅凭表面现象判断一切。
“人心有近远”,则将话题转向人类内心世界,指出人心的复杂和多变。这里的“近远”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情感、认知、价值观等内在差异的象征。它提示我们,理解他人的心并非易事,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水与心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性深刻而微妙的洞察。它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反思,蕴含着对生活哲理的探索和思考。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前溪何潺潺,花流逐水去。
侬欲使花还,不能使水住。
长空起薄寒,明河流素月。
谁云一夕欢,可当经年别。
经年一水间,相望不相及。
莫卷七襄衣,是侬愁思织。
碧玉好颜色,故是小家女。
笑倚金绣屏,不解挑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