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三首(其一)

唐相何劳递惠泉,携来随处可茶煎。

三湘漫卷瓷瓶里,一窍初分太极前。

吟苦诗瓢和月饮,梦醒书榻带云眠。

何当再读灵仙赋,千古清风道味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盛颙的《竹炉三首(其一)》充满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以“唐相何劳递惠泉”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暗示了茶文化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接着,“携来随处可茶煎”一句,表达了茶的随性与普及,无论身处何地,一杯好茶都能带来宁静与享受。

“三湘漫卷瓷瓶里,一窍初分太极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瓷瓶中装着来自三湘的泉水,象征着自然之水与茶艺的完美结合,而“一窍初分太极前”则暗含着茶艺中追求的平衡与和谐,仿佛在太极图中找到了茶道的精髓。

“吟苦诗瓢和月饮,梦醒书榻带云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吟苦”与“和月饮”,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在诗歌与自然之间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而“梦醒书榻带云眠”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境界,即使在梦醒时分,也能与云相伴,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最后,“何当再读灵仙赋,千古清风道味全”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希望再次体验那种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生活,追求一种超越时空的清风道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茶道、自然、诗歌、梦境等多个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精神世界深邃探索的渴望。

收录诗词(9)

盛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炉三首(其二)

一片龙团一勺泉,石分新火趁炉煎。

绿云擘破先春后,玉杵敲残午夜前。

仙液尝来欲飞越,寒涛听处不成眠。

这回唤醒闲风月,可卜归田乐事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竹炉三首(其三)

我爱乡山入品泉,持归禅榻和云煎。

湘皋卷雪来窗外,蒙顶惊雷落槛前。

浇破诗愁和得句,洗清尘思意忘荃。

人间肉食纷如雨,争识吾家此味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松风阁同钱章靖潘继芳限韵

涉迹商郊世已淹,石潭容得老龙潜。

泉声带雨还归壑,山色和云漫入帘。

一窍有天通万象,六尘无地着毫纤。

此游不减香山乐,赓倡争夸格律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南乡子

昨夜雨新收。晓来庭户绿阴稠。

燕子不归帘半卷,回头。单衣罢试冷香篝。

独自上危楼。风卷杨花乱滚愁。

借问东君何处也,凝眸。落红争逐水东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