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三十四首(其十六)

甘辞背德义,尽言招罪尤。

效忠主未谅,施恩谁见酬。

直道鲜所合,险路焉可由。

民生媚其朋,玉石各有俦。

舍此但安坐,芳时忽我遒。

去来固成理,乖合非人谋。

灰心置计较,遗弃亲与雠。

去适无穷野,超世离殷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咏怀三十四首》中的第十六首,名为“咏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忠诚、友情等主题的探讨。

首句“甘辞背德义”,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指出自己愿意说出违背道德和正义的话,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妥协。接着,“尽言招罪尤”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即招致罪责和谴责。

“效忠主未谅,施恩谁见酬”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忠诚和善行得不到理解或回报的感慨,流露出对社会公正性的质疑和失望。

“直道鲜所合,险路焉可由”则揭示了正直之路的艰难和危险,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接下来,“民生媚其朋,玉石各有俦”两句,通过对比,批评了人们为了利益而趋炎附势的行为,同时也对不同品质的人给予了区分。

“舍此但安坐,芳时忽我遒”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机会易逝的焦虑和无奈。“去来固成理,乖合非人谋”则体现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人事无常的理解。

最后,“灰心置计较,遗弃亲与雠”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看透,决定放弃计较,远离亲人和仇敌,寻求心灵的解脱。“去适无穷野,超世离殷忧”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摆脱烦恼的愿望,追求精神上的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

疑似不可涉,李下与瓜田。

母言出妇口,虽当未为贤。

周公功信伟,二叔反流言。

实沈与阏伯,日起寻戈鋋。

骨肉尚不免,何望他人怜。

夜玉至无因,匹夫按剑前。

鸱鸺据腐鼠,仰视嚇鹓鸾。

苟非明君子,安能弭祸端。

感彼采苓章,勖哉其舍㫋。

形式: 古风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一)

处世怅悠悠,结交诚草草。

舳舻济重渊,玑衡测穹昊。

人心怀崄巇,对面施倾倒。

庄惠亦有疑,张陈终莫保。

托身恨已晚,知人苦不早。

挥袂去人群,采芝历云岛。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七)

愚公亦非昧,智叟未为得。

献疑亲反嗔,赞诡疏为德。

大人计亿代,俗士愁日昃。

通蔽鲜一致,损益非易测。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咏怀三十四首(其二十八)

忽忽行欲暮,遑遑复何之。

征马立踟蹰,远道安可期。

霜霰被原野,北风吹我衣。

孤鸿飞且号,虎兕夹林啼。

崎岖不获骋,徒旅长叹咨。

回车亦已晚,失路良可嗤。

嗟哉客游子,念此早旋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