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琼奴家与章台并。路远可怜归梦近。

波头浪语脸红潮,镜面频思眉翠晕。

年年花月年年病。花月无情人有恨。

欲将此恨寄湘流,又恐湘流流不尽。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琼奴的家与繁华的章台相邻,虽然路途遥远,但归乡的梦境却显得亲近。
她在水边嬉戏,面泛红晕如潮,镜中的她频繁地思念,眉头染上翠色的愁绪。
每年的花月每年的病痛,花好月圆时分,人们却满怀哀伤和遗憾。
她想把这无尽的愁绪寄托给湘江,却又担心湘江流水无法承载这深深的忧愁。

注释

琼奴:女子的名字,可能象征着美好或珍贵。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市名,代指繁华之地。
归梦:对家乡的梦境,象征思乡之情。
镜面频思:照镜子时的反复思考,暗示内心的忧虑。
花月:美好的时光,常用来象征欢乐与悲伤并存。
湘流:湘江,湖南的著名河流,常被用来寄托情感。

鉴赏

这首宋词《玉楼春》是陈云厓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琼奴家与章台并”,暗示了女子的居所与繁华之地相邻,而她的爱人却在远方,使得她的归期遥不可及。"路远可怜归梦近",表达了她对归乡梦境的渴望,尽管实际距离遥远,但心灵上的亲近感让她在梦中得以靠近。

接下来两句“波头浪语脸红潮,镜面频思眉翠晕”,通过比喻,写女子在水边照见自己泛起红晕的脸庞,以及因思念而频繁蹙眉的情态,生动展现了她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细腻。

“年年花月年年病”一句,揭示了女子因思念而身心疲惫,每年的花月佳节都伴随着她的病痛,凸显了她的孤独和哀愁。“花月无情人有恨”,进一步强调了她与爱人之间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深深遗憾。

最后两句“欲将此恨寄湘流,又恐湘流流不尽”,女子试图将自己的相思之恨寄托于湘江流水,然而又担心这份情感太过深沉,连湘江也无法承载。这既是对情感深度的描绘,也寓言了爱情的绵长和无法割舍。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刻画了一位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于离别之情的独特表达。

收录诗词(2)

陈云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

春昼永。接叶鸣禽相应。风定落红香一径。

疏疏窗竹影。寂寞年时酒病。远笛悠悠吹醒。

闲上层楼天又暝。云山青不尽。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游洞霄

天柱峰头叠紫烟,遥看万玉耸相连。

云深九锁疑无路,翠豁一区俄有天。

爽气袭人森石树,嗔雷飞雨响山泉。

倏然不类人间世,今日自惊平地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仙都山独峰大雪歌

仙居仙人游仙都,帝遣滕六为先驱。

天花撩乱缤纷舞,秉圭植璧仙灵趋。

削瓜青玉一万仞,拔地挺挺撑元虚。

人言黄帝此轻举,上有莲花开碧湖。

我疑此是广成子,守道特立万万古。

我来有问辄不应,窈窈冥冥谁与语。

丹邱赤城我所栖,任意逍遥了无伍。

老君牧龙种芝田,草莽向人萦网罟。

人间逼窄知奈何,桑田沧海无回波。

吞腥啄腐竞晷刻,角牙触齧伤天和。

从旁掀髯每大笑,仙都峰头更观妙。

甚欲点铁成黄金,却恐黄金误后人。

形式: 古风

步虚歌

仙之来兮驾五龙,霓旌绛节泠然风。

谁欤擘脯金盘供,垂要绿发颜如童。

五百馀载一瞬中,蓬莱水浅来何从。

蔡翁得鞭与道通,云间遗臼堕半空。

九井丹液藏甘潼,赤明浩劫传无穷。

坐阅成坏此故宫,宫前山色知仙踪。

月明笙鹤归长松,修身洁行傥可逢。

屑然为我达帝聪,流杯□□袪盲聋。

卿云甘露常岁丰,神仙岂必私此躬,八荒寿域仙之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