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医从和扁来,未著却老方。

吾晚乃得之,莫如曲糵良。

一杯脸生春,况复累十觞。

坐令桃花红,换尽霜叶黄。

看镜喜欲舞,追还少年狂。

但恨宝钗楼,胡沙隔咸阳。

芳华虽无恙,万里遥相望。

感叹径投枕,悲欢两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跟随名医扁鹊学习,还未找到延缓衰老的方法。
直到晚年才领悟到,不如酿造的酒更有效。
喝上一杯,脸颊便显出春天般的红润,更何况连饮数杯。
这使得桃花般鲜艳,连霜叶也换上了新装。
对着镜子欢喜得想要起舞,找回了青春时的狂放。
只遗憾与爱人分隔两地,如同宝钗楼被胡沙阻隔在咸阳。
尽管花儿依旧美丽,但我们相隔万里,只能远远相望。
感慨之余,只能将思绪寄托于枕头,悲伤与欢乐都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

医从:跟随名医。
扁来:扁鹊。
著:找到。
老方:延缓衰老的方法。
晚乃:直到晚年。
曲糵良:酿造的酒更有效。
一杯:一杯酒。
脸生春:脸颊红润。
况复:更何况。
十觞:数杯。
坐令:使得。
桃花红:桃花般鲜艳。
霜叶黄:霜叶变黄。
看镜:对着镜子。
喜欲舞:欢喜得想跳舞。
少年狂:青春时的狂放。
但恨:只遗憾。
宝钗楼:象征远方的爱人。
胡沙:胡地的沙尘。
隔:阻隔。
咸阳:古代都城。
芳华:花儿。
无恙:依旧美丽。
万里:相隔万里。
遥相望:远远相望。
感叹:感慨。
径投枕:将思绪寄托于枕头。
悲欢:悲伤与欢乐。
两茫茫:模糊不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对酒》,通过对饮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首句“医从和扁来,未著却老方”暗指寻求延年益寿的方法,而诗人认为最好的药方是酒,特别是酿造的美酒。“一杯脸生春,况复累十觞”形象地写出酒能带来欢乐,让人仿佛回到青春时光。接下来的诗句“坐令桃花红,换尽霜叶黄”以自然景象比喻时光流转,暗示岁月无情。

诗人借酒兴表达对远方宝钗楼(可能是指心上人的居所)的怀念,却被胡沙阻隔,如同秦汉时期的咸阳,距离遥远。“芳华虽无恙,万里遥相望”表达了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尽管青春依旧,但相隔万里,只能空自凝望。最后两句“感叹径投枕,悲欢两茫茫”流露出诗人内心深深的无奈与悲伤,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

整体来看,《对酒》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佳作,通过饮酒这一日常活动,寄寓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对酒

古今共有死,长短无百年。

方其欲瞑时,如困得熟眠。

世以生时心,妄度死者情。

疑其不忍去,一笑可绝缨。

区区计生死,不如持一觞。

一觞浇不平,万事俱可忘。

待酒忘万事,犹是役于酒。

醉醒不到处,夭魔自奔走。

形式: 古风

对酒

酒非攻愁具,本赖以适意。

如接名胜游,所挹在风味。

庸子堕世纷,但欲蕲一醉。

曲生绝俗人,笑汝非真契。

形式: 古风

对酒叹

镜虽明不能使丑者妍,酒虽美不能使悲者乐。

男子之生桑弧蓬矢射四方,古人所怀何磊落。

我欲北临黄河观禹功,犬羊腥膻尘漠漠。

又欲南适苍梧吊虞舜,九疑难寻眇联络。

惟有一片心,可受生死托。

千金轻掷重意气,百舍孤征赴然诺。

或携短剑隐红尘,亦入名山烧大药。

儿女何足顾,岁月不贷人。

黑貂十年弊,白发一朝新。

半酣耿耿不自得,清啸长歌裂金石。

曲终四座惨悲风,人人掩泪无人色。

形式: 古风

对酒作

羡门安期何在哉,河流上溯昆崙开。

白云不与隐居老,孤鹤自下辽天来。

春江风物正闲美,绿浦潮平柁初起。

暮吹长笛发巴陵,晓挂高帆渡湘水。

世间万变更故新,会当太息摩铜人。

脱裘取酒藉芳草,与子共醉壶中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