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三)再用韵咏梅

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

记旧隐、溪桥日暮,驿路泥乾。

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

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

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

便忘了、明窗静几,笔研同欢。

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

都休说,今夜倍觉清寒。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翻译

经历风雪洗礼,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各种姿态迎接春天归来。
回忆起往昔,在溪桥边的日暮时分,旅途中的道路已干。
曾与先生共度时光,在幽香的蕙帐中,细粉般的琼花静静开放。
感伤于孤独落寞,一夜梦醒,心中家乡之情令我肝肠寸断。
徒然让月光映照溪流,供游人无情感悟,折花装满马鞍。
那些明亮的窗户和静谧的书桌,曾经共享笔墨之乐。
不要在高楼上吹笛,花儿像我一样,满头白发如霜。
就别再提往事了,今夜的清冷感受格外强烈。

注释

浴雪:经历风雪洗礼。
倚风: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百端:各种姿态。
旧隐:往昔隐居之处。
肠断:令人心碎。
空教:徒然让。
雕鞍:装饰有雕刻的马鞍。
明窗静几:明亮的窗户和静谧的书桌。
蓬鬓霜斑:形容满头白发。
倍觉:格外感到。
清寒:清冷。

鉴赏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三》是宋代词人侯寘的作品,他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梅花在风雪中的坚韧姿态和寂寞境遇,寄寓了个人的情感与感慨。首句“浴雪精神”赞美了梅花在严冬中傲然挺立的风貌,展现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倚风情态”描绘了梅花的娇媚姿态,即使无人欣赏,也独自绽放。

词人回忆起过去在溪桥边的日子,梅花曾陪伴他度过宁静时光,香气淡雅,花瓣如琼瑶般洁白。“伤牢落”表达了对梅花如今孤独落寞的同情,夜晚梦醒,更添思乡之情。“空教映溪带月”写梅花映照着溪水和月光,供游人观赏,却无人能理解其深情。“忘”字透露出词人对往昔书斋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繁华不再的失落。

“莫向高楼喷笛”一句劝诫人们不要在高楼上吹笛,以免触动梅花的哀愁,因为它们就像词人的蓬鬓霜斑,已显老态。“都休说”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凄凉,今夜的清寒更让人心生悲凉。整首词以梅花自比,借物抒怀,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95)

侯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晁谦之甥。曾为耒阳令。高宗绍兴中以直学士知建康。有《懒窟词》,风格婉约,一时推崇

  • 字:彦周
  • 籍贯:宋东武

相关古诗词

天仙子.宴五侯席上作

暖日丽晴春正好。杨柳池塘风弄晓。

露桃云杏一番新,花窈窕。香缥缈。

玉帐靓深闻语笑。新赐绣鞯花映照。

须信浓恩春共到。汉家飞将久宣劳,迎禁诏。

瞻天表。入卫帝庭常不老。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水龙吟.老人寿词

夜来霜拂帘旌,淡云丽日开清晓。

香猊金暖,冰壶玉嫩,佳辰寒早。

橘绿橙黄,袖红裙翠,一堂欢笑。

正梅妃月姊,雪肌粉面,争妆点、潇湘好。

莫惜芳尊屡倒。拥群仙、醉游蓬岛。

东床俊选,南溟归信,一时俱到。

鬓影摇春,命书纡锦,子孙环绕。

看他时归去,飞觞石涧,侍甘泉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三)为郑子礼提刑寿

湘水照秋碧,衡岳际天高。

绣衣玉节,清晓欢颂拥旌旄。

本是紫庭梁栋,暂借云台耳目,驿传小游遨。

五管与三楚,醲爱胜春醪。扫欃枪,苏耄倪,载弓櫜。

远民流恋,须信寰海待甄陶。

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

岁岁秋月底,沈醉紫檀槽。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白鹤到时节,霜信满南州。

金盘露重,银潢波浪截天流。

岳渎千龄钟秀,赋出人间英气,清照洞庭秋。

烈日严霜操,竹简万年留。苏属国,二千秩,若为酬。

杜园阴密,未央前席动宸旒。

入践紫薇郎省,擢赞绿槐公位,指日凤池游。

千顷玉芝熟,准备饭青牛。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