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中的第八首。诗中以“越台新柳”为题,描绘了南方地区特有的物产与自然景观,通过对比东南地区的竹箭与古代的董泽蒲,展现了对新事物的赞美与对传统价值的反思。
“物产由来百粤殊”,开篇点出南方地区物产丰富多样,各具特色。“柔条婀娜亦军需”,接着描述了南方地区生长的植物不仅美丽,还具有实用价值,如新柳的柔条可以作为军需物资使用,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
“东南竹箭曾无价”,进一步强调了东南地区竹子的价值,它们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经济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不数当年董泽蒲”,最后将新柳与古代的董泽蒲相比较,暗示新事物的价值不亚于传统,表达了对创新与变革的肯定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物产价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南方独特风情的热爱与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