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一)

六十流光早识春,春风只恋鬓华新。

乘时燕雁知来去,启蛰龙蛇自屈伸。

学稼何年为得岁,种瓜无地可称秦。

偶然把钓非期获,自照须眉向水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变化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六十流光早识春”,诗人回顾自己已度过六十年的光阴,早早就领略了春天的美丽,暗含岁月匆匆、人生易老之意。接着,“春风只恋鬓华新”一句,借春风与鬓发之新旧对比,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乘时燕雁知来去,启蛰龙蛇自屈伸”两句,运用了燕雁随季节迁徙、龙蛇在春雷声中苏醒的自然现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规律,同时也暗示了人应当顺应自然、顺应时序的道理。

“学稼何年为得岁,种瓜无地可称秦”两句,诗人以农事为喻,表达了对生活艰辛与理想实现的思考。学稼即学习耕作,但何时才能收获一年的收成?种瓜却无地可种,比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追求目标的不易。

最后,“偶然把钓非期获,自照须眉向水滨”两句,诗人通过钓鱼这一行为,表达了对生活琐碎与偶然发现的感悟。偶然的收获并非刻意追求而来,如同对着水面自照,审视自己的容颜与内心世界,既是对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我认知的探索。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二)

不知何处问阳回,但觉残年万物催。

关外虎头无定远,世间人面有牛哀。

颇疑孤竹移贪水,真信昆池是劫灰。

赤地比来馀万里,青春不到白龙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三)

春归长怯楝花风,人世宁堪号作翁。

老去朱颜谁复少,西沉红日有时东。

攀髯无药留轩帝,存种何方学窦融。

一任浮云自舒卷,必无欺我是苍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四)

此生如叶任风吹,高下随之不自私。

积雪峰峦迎日早,后凋松柏应春迟。

人间罔极恩难报,天道无言怨岂知。

生我昂藏虚七尺,年年寒食一增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五)

桑榆回首望朝晖,隙驷光阴迅若飞。

一世有言同结舌,百年无日不开扉。

每愁酒尽莺花满,预喜春生笋蕨肥。

击壤自今歌帝力,杖藜还著住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