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行送范学宪移官河藩

昔日梁王最好文,别馆多招作赋群。

授简花时进枚叟,含毫雪夜台邹君。

竹下从游聊戏水,柳边抽思总凌云。

一旦荣名安在哉,后来特数邺中才。

魏陵西望空陈迹,漳水东流可重回。

使君本出文正裔,绳祖常怀忧世志。

慷慨欲勒燕然勋,深湛岂尚雕虫技。

武林桃李半在门,会稽竹箭皆搜致。

移藩遥指伊涧瀍,停骖访我吴趋市。

闭关栖病谢通宾,伏枕题诗赠远人。

君不见菟园铜雀尽萧条,藻缋雄图共寂寥。

相如倦作游梁客,定自衔恩入汉朝。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梁园的历史盛况与人物风华,以及对友人范学宪移官河藩的深情送别。开篇即以“梁王最好文”点出梁园的文化底蕴,接着通过“授简花时进枚叟,含毫雪夜台邹君”两句,生动展现了文士们在花前月下、雪夜台畔挥毫泼墨的场景,体现了文人的雅兴与才华。随后,“竹下从游聊戏水,柳边抽思总凌云”进一步渲染了梁园的自然美景与文人的情趣,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

“一旦荣名安在哉,后来特数邺中才”,诗人在此处发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昔日辉煌不再的无奈与惋惜。接下来,“魏陵西望空陈迹,漳水东流可重回”则以景物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引人深思。

“使君本出文正裔,绳祖常怀忧世志。慷慨欲勒燕然勋,深湛岂尚雕虫技。”诗人赞美友人范学宪不仅出身于文学世家,还怀有忧国忧民的崇高志向,渴望建功立业,但又不拘泥于文字技巧,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武林桃李半在门,会稽竹箭皆搜致。移藩遥指伊涧瀍,停骖访我吴趋市。”这两句描绘了范学宪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远赴他方,也心系故友,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最后,“闭关栖病谢通宾,伏枕题诗赠远人。君不见菟园铜雀尽萧条,藻缋雄图共寂寥。相如倦作游梁客,定自衔恩入汉朝。”诗人以自身闭关养病、伏枕题诗的场景,与菟园铜雀的萧条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以司马相如的典故,寓意友人虽远离京城,但定能不负重托,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对友人未来事业的祝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约庭中赏紫牡丹作进酒歌悼张子

人逢花下偏宜酒,况复名花世罕有。

魏公园中擅品奇,贵妃宫内传名久。

此种云自洛阳来,江左移将不易开。

纤纤映日新妆丽,袅袅临风舞袖回。

珍重祗怜倾国色,沈沦肯惜少年才。

密友看花记昔时,张仲当筵亦太痴。

一曲强簪花调笑,百杯犹诉酒行迟。

但见芳菲花不改,空思鸡黍人何在。

春风解道有时还,朝露宁知莫相待。

可因白发耻看花,若个朱颜得驻霞。

兄弟谢庭多乐事,世人徒数季伦家。

形式: 古风

送阮将军北上

阮侯才气何翩翩,少年志欲图凌烟。

屏居一自蓝田后,绿沈久卧苍苔前。

祗知屈宋工题赋,翻笑孙吴用兵误。

种瓜聊傍东陵门,射虎忘却南山路。

君不见老骥虽伏枥,长怀千里途。

李陵不归岂国士,魏尚复起诚丈夫。

我有美酒倾玉壶,饮君愿奋千金躯,功名会可收桑榆。

形式: 古风

结客过吉祥寺

落日帝城隈,摩霄梵宇开。

黄金留福地,白玉接仙台。

共有参禅意,能无并马来。

坐令虚室里,会见吉祥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偶怀虞山之游因柬张比部寰

我昔虞山泛,登临暮景斜。

雨迷当岸柳,风度隔岩花。

奈此淹京邑,伤哉历岁华。

张骞高兴在,早晚待星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