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好去凌空锡杖飞,凤林关外道场稀。
莫言衲子篮无底,盛取江南骨董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海常化士(其一)》。诗中以“好去凌空锡杖飞”开篇,描绘了化士乘着轻盈的锡杖飞翔于空中,形象地展现了化士修行的自由与超脱。接着,“凤林关外道场稀”一句,通过对比凤林关内外道场的稀疏,突出了化士修行之路的孤独与艰难。
“莫言衲子篮无底”,这一句转而从化士的角度出发,以“衲子”指代化士,用“篮无底”比喻化士行囊的丰富,暗示化士虽行囊看似简单,实则装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佛法。最后,“盛取江南骨董归”一句,巧妙地将化士的行囊比作“江南骨董”,既赞美了化士所携带的珍贵佛法,也表达了对化士此次旅程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化士修行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其行囊内容的隐喻,展现了化士的修行精神和智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化士旅途平安、佛法弘扬的美好祝愿。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钵囊空去莫言贫,会见吹毛本分人。
乞得金多未为贵,归来著眼看家珍。
杜陵穷老觅桤栽,不似何郎种笛材。
三径莫忧荒草合,一樽如与故人开。
未堪急雨枝枝打,便有幽禽日日来。
坐诵东坡食无肉,诗肠日午转饥雷。
七岁澜翻数万言,饥鹰引子望腾鶱。
时平不用甘罗辈,寂寞提书归故园。
不作西京童子郎,时人已自识黄香。
还家更诵五千卷,十八重来诣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