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月子弯弯照铁衣,辕门吹角早霜飞。

可怜隔岁家书到,只问存亡不问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家书》由清代诗人方世泰所作,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边关将士思乡之情的画面。

首句“月子弯弯照铁衣”,以月亮的形状与士兵的盔甲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月光如水,洒在士兵冰冷的铠甲上,不仅照亮了他们的身影,也照亮了他们心中对家乡的思念。

次句“辕门吹角早霜飞”,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环境。军营门前,号角声响起,伴随着清晨的寒霜飘落。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边关的严酷与紧张,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生活的艰辛。

“可怜隔岁家书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书的珍视与期待。在遥远的边疆,一年才能收到一封家书,这封信承载着家人的情思,是士兵们精神上的慰藉。然而,诗中的“可怜”二字,却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哀伤,因为家书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只问存亡不问归”,揭示了士兵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痛苦。他们关心的是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但又无法确定何时能回到家乡,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的思念更加沉重。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背景下,士兵们对生命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和平回归家园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关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对家的深切思念,以及战争给他们心灵带来的创伤。它不仅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小诗,更是一曲对和平的呼唤,对家的向往,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4)

方世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州恸(其一)

西州铭一恸,乃兄哭舅词。

谁知哭舅处,翻见哭兄时。

宦海恶风波,况复遭乱离。

功名殉五斗,身世弃涂泥。

高岗步猛虎,洪波拔蛟螭。

由来瘴疠地,险恶盗所资。

当时覆大军,登城捲黄旗。

人鬼号失声,呼天天罔知。

谁当临难日,为收绝命词。

形式: 古风

西州恸(其二)

吾舅被祸时,兄犹归舅骨。

吾兄更惨伤,遗骸荒草没。

碧血化青燐,千人共一窟。

阵云蔽日光,荧惑蚀圆月。

草木失芳菲,阴崖阗霜雪。

夜夜啸孤魂,关山悲难越。

生前骨肉恩,出门使永诀。

岂无梦魂来,一为江上别。

惟应九泉下,甥舅同呜咽。

形式: 古风

对月

又见盈盈月,閒窗夜有辉。

四时常伴客,何日与同归。

天末风初起,林间露共霏。

故园离别久,那免叹无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斤如大令松鹤隐居园代父作

懒向人寰觅赏音,卜居何碍入山深。

瑶琴一曲崖花落,祇有阶前老鹤听。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