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木渎舟中同石瞿分题赋灵岩古迹

怊怅故宫花草,春风细步香迷。翠沟愁入越来溪。

一箭五湖波起。采采空闻流水,芳心早逐鸱夷。

漂花若到若耶西。羞见浣纱邻里。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渎舟中的所见所感,将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词的开篇“怊怅故宫花草”,以“怊怅”二字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感慨,故宫的花草虽仍在,但物是人非,引发无限伤感。“春风细步香迷”则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微风轻拂、花香弥漫的画面,将季节的美好与词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翠沟愁入越来溪”一句,通过“愁”字赋予翠绿的沟渠以情感色彩,暗示着词人内心的忧郁与哀愁,而“一箭五湖波起”则以壮阔的湖面波澜,象征着情感的激荡与波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情绪的起伏。

“采采空闻流水,芳心早逐鸱夷”两句,运用了“流水”和“鸱夷”这两个意象,前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后者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容器,常用来比喻死亡或离别,这里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终结,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消失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漂花若到若耶西,羞见浣纱邻里”两句,以“漂花”为引子,联想到古代越国的美丽传说,尤其是与西施相关的若耶溪畔的故事,词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如同漂浮的花瓣,随波逐流,最终不知归宿何方,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未知命运的担忧与恐惧。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之情,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浣花池

寒绿一方秋净,年年无限流香。菱花曾见洗残妆。

肠断千丝越网。不信吴宫是沼,分明对此茫茫。

金烟珠粉总凄凉。玉甃依然月样。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菩萨蛮.石壁精舍望太湖诸山

烟林星火渔扉静。潮平沙觜知霜信。红叶过湖船。

水明初雁天。夜楼何处篴。孤月飞空碧。

帆影欲浮山。一峰云载还。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云容入暝山如睡。雨馀扶起矾头翠。残月落疏钟。

小楼霜气浓。年时题醉地。瘦石封菭字。

花影两愁鬟。镜螺宜夜看。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从玄墓山夜还虎山桥

一湖风色明岩牖。乱峰木落如人瘦。笼烛引秋山。

满衣云叶寒。隔崦呼月上。归路闻樵唱。

林影水生烟。桂花香到船。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