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冲司马擢理军府时令子官桂林赋此志贺

桂江云接粤江云,小凤文如老凤文。

两地山川非远隔,九皋鸣和日相闻。

新开骥足俱千里,更绾铜符理六军。

魏绛自来多胜算,歌钟先见锡殊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魏子冲司马擢理军府时令子官桂林赋此志贺》。诗中以“桂江”与“粤江”为引子,巧妙地将地理空间与情感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跨越地域的深厚情谊。

首联“桂江云接粤江云,小凤文如老凤文”,以“云接”描绘出两江交汇的壮丽景象,象征着两地虽远,但情感相连,如同小凤之文与老凤之文,虽形式不同,却蕴含着相似的精神内涵。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地的情感比作不同年龄阶段的凤文,既形象又富有深意。

颔联“两地山川非远隔,九皋鸣和日相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连结。山川虽远,但情感相通,如同九皋中的凤凰相互应和,声音传遍四方。这不仅表达了对两地间深厚友谊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颈联“新开骥足俱千里,更绾铜符理六军”,转而赞颂魏子冲司马的才干与功绩。以“新开骥足”比喻其才智出众,能够像千里马一样驰骋疆场,同时“铜符理六军”则展现了其在军事上的卓越领导能力。这一联既是对魏子冲个人才能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即将面临的重任的期许。

尾联“魏绛自来多胜算,歌钟先见锡殊勋”,引用历史典故,将魏子冲与古代智谋家魏绛相提并论,暗示其拥有非凡的智慧和预见力,能够预见并实现卓越的功勋。通过这一联,诗人表达了对魏子冲未来成就的极大信心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构建了一个充满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意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过徐拜石横潭村居

云满空江覆渚葭,诸峰佳处不全遮。

十年有约横潭路,一棹初寻处士家。

深巷暮蝉和细雨,短篱疏树带高花。

此来卜隐兼耕读,相过从今未有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答闻一老僧

行脚轻千里,高年近百春。

虽云方外士,犹是老成人。

水笔随山笠,孤琴伴独身。

曹溪亲到后,何者是埃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陆英德之官云州且以为寿

英州三百里,处处石如云。

何事云州去,清猿夜夜闻。

砂从勾漏得,路到岭头分。

别后思仁政,梅花是使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柬佟静公

时来常善病,几月掩柴扉。

闻发西江棹,新从象郡归。

远知鸿鹄志,秋及雁行飞。

千里埙篪合,新诗定不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