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黄与迪

和氏有尺璧,楚国无人知。

青山抱国器,岁月忽如遗。

但使玉非石,果有遭逢时。

吾宗固神秀,天乃晚成之。

兰芳深九畹,露味挹三危。

流俗不顾省,古人可前追。

胸中凌云赋,自贵知音希。

渊源学未浅,孝友家正肥。

与世殊轨辙,三黜理亦宜。

吴溪浣纱女,不用朱粉施。

岂伊风尘子,市门自夸毗。

我作僰道囚,三年始放归。

邂逅终日语,贻我五字诗。

句如秋雨晴,远峰抹脩眉。

老马甘伏枥,坐看天骥驰。

洒扫清樾下,当为果茗期。

光阴去易失,日月转两仪。

仲氏有东园,花竹深可依。

寸步不往来,千里常梦思。

几时开后户,扶策方自兹。

形式: 古风

翻译

和氏有一块珍贵的璧玉,楚国却无人知晓。
青山怀抱着稀世珍宝,时光匆匆仿佛被遗忘。
只要玉石不是石头,总会有被人发现的时候。
我们的家族本就卓越,上天只是让成就来得晚些。
兰花香气浓郁在九畹之地,清晨露水滋润着三危山的草木。
世俗之人不懂欣赏,但古人智慧值得追寻。
胸中藏着凌云壮志,可惜知音难觅。
学问渊博,家中孝悌之风浓厚。
我与世俗不同,多次被贬也是理所当然。
吴溪洗衣女,无需脂粉装饰。
我不是风尘中的过客,无需在市井夸耀。
我曾是僰道囚徒,三年后才获释放。
偶然相遇,她赠我一首五言诗。
诗句如秋雨过后晴空,远山如黛,峰峦如画。
老马甘愿留在槽头,静观骏马奔腾。
在清荫之下打扫,期待与你品茗共话。
光阴易逝,日月交替,岁月无情。
仲氏拥有东园,花竹环绕,是避世的好去处。
即使相隔千里,心中仍常思念。
不知何时能打开后门,那时扶持行走便从这里开始。

注释

楚国:古代国家。
国器:象征国家的重要物品。
忽如遗:突然消失。
玉非石:比喻人才出众。
遭逢时:遇到好时机。
吾宗:我的家族。
神秀:卓越出众。
九畹:古代计量单位,形容广阔。
三危:山名。
流俗:世俗之人。
追:追寻。
凌云赋:宏伟的志向。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渊源:学问深厚。
孝友:孝顺友爱。
殊轨辙:与众不同。
三黜:多次被贬。
吴溪浣纱女:洗衣女子。
朱粉:脂粉。
风尘子:指在尘世中奔波的人。
夸毗:炫耀。
僰道囚:被囚禁在僰道。
三年始放归:三年后获释。
邂逅:偶然相遇。
五字诗:简短诗歌。
秋雨晴:雨后放晴。
远峰抹脩眉:远山如黛。
天骥驰:骏马奔驰。
清樾:清荫。
果茗期:品茗之约。
光阴去易失:时间易逝。
两仪:天地。
东园:东边的园林。
可依:可以依靠。
寸步不往来:极少来往。
梦思:梦中思念。
后户:后门。
扶策:扶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答黄与迪》,通过对和氏璧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才华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渴望。诗中提到的“尺璧”象征着作者的才学,而“无人知”则暗示了怀才不遇的境况。诗人以“青山抱国器”比喻自己的才华终将被发现,期待着时机的到来。

“吾宗固神秀,天乃晚成之”表达了对自己家族优秀传统的自豪,以及对个人命运转折的信心。接下来,诗人以兰花和露水的意象,强调了自己的高洁品质,即使在世俗中不被理解,也坚守自我。

“与世殊轨辙,三黜理亦宜”表明作者不随流俗,即使遭遇挫折也在所不惜,这与“吴溪浣纱女”的典故形成对比,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情操。最后,诗人回忆被囚的经历,与黄与迪的邂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重逢的喜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坚韧的品格和对知己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际遇的哲思。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其二)

主人心安乐,花竹有和气。

时从物外赏,自益酒中味。

斸枯蚁改穴,扫箨笋迸地。

万籁寂中生,乃知风雨至。

形式: 古风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其一)

万事同一机,多虑乃禅病。

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

莲花生淤泥,可见嗔喜性。

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

形式: 古风

秋日即事(其四)

摇落江皋草满烟,秋光何处不堪怜。

夜凉银汉低城阙,卧听蛩声似筦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韵答薛乐道

薛侯笔如椽,峥嵘来索敌。

出门决一战,莫见旗鼓迹。

令严初不动,帐下闻吹笛。

乍奔水上军,拔帜入赵壁。

长驱剧崩摧,百万俱辟易。

子于风雅閒,信矣强有力。

天材如升斗,吾恨付与窄。

揽物能微吟,假借少储积。

山城坐井底,闻见更苦僻。

子非知音耶,何不指瑕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