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在正月十九夜晚枕上所作,通过“自叹”表达了对自身未能成为圣贤的感慨,以及对于下层人士难以入道的无奈。诗中“下流入道苦难前”一句,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深刻洞察。
“何由养得中和性”,表达了作者对于如何培养内在平和、和谐性格的思考与追求。“乐以忘忧理浑然”,则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忧虑时,寻求内心平静与快乐的态度,认为真正的快乐能够让人忘记忧愁,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吴与弼对于个人修养、社会现实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哲学思想中对于和谐、平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