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其六)

秋月何皎皎,素魄流虚堂。

揽衣步清影,玉露生凄凉。

感之独徘徊,惊波疾流光。

虽无景公泪,恻恻还堪伤。

世路多榛棘,人心竞羊肠。

得酒且须倾,毋令空鬓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色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满房间的情景,以及在月光下独自徘徊的孤独感。"秋月何皎皎,素魄流虚堂",开篇即以皎洁的秋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揽衣步清影”这一动作,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进一步强化了月光下的孤独与思考。

“玉露生凄凉”,不仅描绘了露水在月光下的晶莹剔透,也暗示了秋夜的寒意,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虽无景公泪,恻恻还堪伤”,虽然没有引用历史典故中的具体人物如齐景公的泪水,但这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脆弱性的体悟,依然触动人心。

后半部分,诗人将视角转向社会现实,“世路多榛棘,人心竞羊肠”,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艰难与复杂,以及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种种选择。这种对世态炎凉的洞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广泛的共鸣。

最后,“得酒且须倾,毋令空鬓霜”,则是在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时,诗人给出的一种自我慰藉的方式——借酒浇愁,及时行乐,不让岁月在等待中白白流逝。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其七)

千金买骏骨,宁与驽骀同。

乃知陶潜翁,避俗甘固穷。

纵酒爱五柳,折腰若为容。

葛巾漉春酿,庭柯响青璁。

怡然日为乐,自视村野农。

而我颇疏散,失身尘网中。

翘首企高步,遥遥安可从。

形式: 古风

感秋(其一)

抚剑中夜起,气候何凄清。

天高白露下,北斗当前楹。

嗷嗷双飞鸿,随阳亦宵征。

微禽尔何知,寒暑撄其情。

始知玩物化,中复念吾生。

三十志有立,一经尚无成。

缅怀古哲人,信与大运并。

道在无终始,时来暂衰荣。

感叹不能寐,延首东方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感秋(其二)

中夜有遐想,假寐登昆崙。

飘飘列仙人,授以漆书文。

玄凤振其羽,三芝吐灵根。

文螭为我驾,赤豹为我蹲。

觉来户牖虚,明月当前轩。

服膺念古训,抱经究微言。

中道诚可尚,荒谬何足论。

形式: 古风

感秋(其三)

大人秉乾德,精诚应纯刚。

在天丽星日,在地为丘冈。

六龙无停驭,大化何茫茫。

喈喈玄圃凤,知时亦鸣阳。

伏鼠忌灵曜,飞虫恶炎光。

阴类各自私,至明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