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其三)

大人秉乾德,精诚应纯刚。

在天丽星日,在地为丘冈。

六龙无停驭,大化何茫茫。

喈喈玄圃凤,知时亦鸣阳。

伏鼠忌灵曜,飞虫恶炎光。

阴类各自私,至明庸何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感秋(其三)》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

首句“大人秉乾德,精诚应纯刚”,以“大人”象征天地间的主宰者,以“乾德”代表宇宙的本源力量,强调了自然法则的坚定与纯粹。接着“在天丽星日,在地为丘冈”描绘了天地间万物生长的景象,星日照耀天空,丘冈屹立大地,展现了自然界壮丽与和谐的一面。

“六龙无停驭,大化何茫茫”中,“六龙”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宇宙变化的无穷无尽,而“大化”则指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充满了未知与浩瀚。“喈喈玄圃凤,知时亦鸣阳”则借凤凰鸣叫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与生命的节奏,即使在秋季,生命依然充满活力与希望。

“伏鼠忌灵曜,飞虫恶炎光”通过对比伏鼠对光明的恐惧与飞虫对热光的厌恶,隐喻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对环境的不同适应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个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最后,“阴类各自私,至明庸何伤”表达了对人性中自私与贪婪的批判,同时也提醒人们,真正的光明与和谐并非伤害他人所能获得,而是需要每个人共同维护与追求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以及社会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入探索。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其四)

太古号无事,其人如鹿麋。

块然具中和,焉用礼乐为。

三皇不同轨,五帝亦异治。

练弦与明水,汲汲挽其漓。

哇淫起郑卫,绵蕞纷秦仪。

聋盲世耳目,真朴无复遗。

大运暂衰歇,至理岂盈亏。

雁行与鱼跃,谁用此道推。

所以横渠翁,千古有馀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秋(其五)

姬辙既东驭,群雄踰其防。

夷气炽六合,阳精黯无光。

壮哉东海君,歘起垂衣裳。

霸图虽烨烨,王道终茫茫。

麟经托南面,笔削严秋霜。

至今千载下,共戴君为纲。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感秋(其七)

秋气悲万物,揽衣坐中庭。

仰视明月光,俯闻候虫鸣。

人生会有涯,欢乐当及时。

荣期但长叹,墨子徒自悲。

驱马被纨绮,雕盘割鲜肥。

酒酣论意气,中心贵相知。

终当委运去,得饮无复疑。

形式: 古风

感秋(其八)

至人不凝物,逍遥可延年。

贪者乃徇名,冠盖卧丘樊。

怀璧雠匹夫,深藏贵若渊。

邦家覆佞口,仲尼欲无言。

始终互相竭,盈亏每旋沿。

默观一元运,至理犹张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