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

巷竹猗猗垂,山桂亭亭覆。

入门拜慈亲,白发颜微瘦。

薄宦十馀年,欢爱类稚幼。

款款问中朝,不私及堂构。

娇儿发垂额,及归尽婚媾。

䦱为孙暗窥,兹客曾未觏。

忆昔少年时,老屋埙篪奏。

树下共嬉游,史先弟随后。

树今已成围,山石还如旧。

拟采南陔兰,相偕饰容臭。

匪敢赋《闲居》,献母南山寿。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的温馨场景,充满了对家庭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巷竹猗猗垂,山桂亭亭覆”,以竹与桂树的生长状态,象征着岁月的静好与环境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安详的家庭氛围。竹子的茂盛与桂花的繁茂,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

接着,“入门拜慈亲,白发颜微瘦”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回家后见到母亲的情景。白发与微瘦的形象,既表现了母亲的年迈,也体现了她为家庭付出的辛劳。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之情。

“薄宦十馀年,欢爱类稚幼”则反映了诗人在外工作多年,虽然职务平凡,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如同对待年幼的孩子一样,充满关爱与温暖。

“款款问中朝,不私及堂构”表明诗人关心国家大事的同时,也不忘家庭的事务,展现了他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娇儿发垂额,及归尽婚媾”描绘了家中子女的成长与变化,从孩子的成长到成家立业,诗人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䦱为孙暗窥,兹客曾未觏”则通过孙子的视角,侧面展示了诗人离家在外的时光,以及家人对他的思念之情。

最后,“忆昔少年时,老屋埙篪奏。树下共嬉游,史先弟随后”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那时的他们一起在老屋下嬉戏,共享天伦之乐,充满了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树今已成围,山石还如旧。拟采南陔兰,相偕饰容臭”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家人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就像南陔兰那样,散发出芬芳的气息,装饰着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匪敢赋《闲居》,献母南山寿”则是诗人的心声,他并非追求闲适的生活,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母亲送上长寿的祝福,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爱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家庭和睦、温馨幸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情感。

收录诗词(7)

吴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峨眉山月歌送许时庵使蜀

我闻峨眉山,插天青嶙峋。

上有太古雪未化,不知天地冬与春。

高悬更有秋空月,雪上清辉尤皎洁。

光耀磊落之奇人,西汉马卿宋轼辙。

况君秋水点双瞳,九天衔命下蚕丛。

清无遗照同山月,毕献珠光锦水中。

形式: 古风

苏门征君孙钟元先生

吾道有攸属,征君儒者宗。

椒山共里闬,少多烈士风。

孝廉举弱冠,怀抱凌苍穹。

倾身救杨左,高义等华嵩。

更入贤相幕,谈笑筹兵戎。

晚值沧桑变,俯首简册中。

苏门山水窟,诛茅寄遐踪。

生徒环讲席,一代开群蒙。

百泉阐妙旨,濂洛渊源同。

岂学鸾凤啸,聊以卧云峰。

屡征不一起,鲁斋有愧容。

伊余景行切,千里思扶筇。

虽托弟子列,恨未接犹龙。

云霄拜短札,薄劣荷陶熔。

迄今二十载,太行仰巃嵷。

朱弦失遗调,叹息抚焦桐。

作诗明向往,滔滔水流东。

形式: 古风

莲花洞

嵯峨莲花峰,中有莲花洞。

扑人蝙蝠飞,沾袂烟岚重。

斜阳倚洞门,清啸山猿共。

形式: 古风

赠太仆卿高公挽诗

乌石峰高穴貙虎,赤狐跳踉黄狨舞。

血牙脔炙气益粗,红帕抹首锦缠股。

妖氛一夜连汀漳,盱黎城边波沸汤。

太守弓刀夜乘障,不识真卿作何状。

七尺誓与孤城俱,变生肘腋谁周防。

呜呼南八真男儿,壮士隐忍欲有为。

不成死耳肯作贼,衔须茹刃甘如饴。

玺书褒忠主恩厚,汗青焯焯行不朽。

颜舌段笏今有无,杏山铁汉建昌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