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文纪

西汉十二帝,孝文最称贤。

百金惜人力,露台草芊眠。

千里却骏骨,鸾旗影迁延。

上林慎夫人,衣短无花钿。

细柳周将军,不拜容櫜鞬。

霸业固以盛,帝道或未全。

贾生多谪宦,邓通终铸钱。

谩道膝前席,不如衣后穿。

使我千古下,览之一泫然。

赖有佞倖传,贤哉司马迁。

形式: 古风

翻译

西汉历经十二帝,孝文帝最为贤明。
他珍视人力,露台草木茂盛如眠。
千里之外也要交换骏马,皇族车驾的影子漫长。
慎夫人在上林苑,衣着朴素没有华丽装饰。
周将军细柳营,即使面对尊贵也不跪拜。
他的霸业虽盛,帝王之道或许并不完备。
贾谊频繁遭贬,邓通最终因铸币而富。
别提当年膝前听教,如今衣后受冷落。
这让我千年之后仍感伤,司马迁的记载令人泪目。
幸亏有佞臣宠幸的故事流传,司马迁真是贤良史官。

注释

孝文:指汉文帝刘恒。
惜:珍惜。
露台:宫殿名。
芊眠:茂盛生长。
骏骨:骏马。
鸾旗:皇帝仪仗。
慎夫人:汉武帝的妃子。
花钿:装饰品。
周将军:周亚夫。
櫜鞬:古代武将的装具。
霸业:权势和事业。
帝道:帝王之道。
贾生:贾谊。
谪宦:被贬官。
邓通:汉武帝的宠臣。
铸钱:铸铜钱。
膝前席:古人对君主的尊敬。
衣后穿:暗指冷遇。
使我:令我。
泫然:流泪的样子。
佞倖:宠幸的佞臣。
司马迁:历史学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禹偁所作,名为《读汉书赋》。诗中通过对西汉十二帝的回顾,特别是对孝文帝的赞誉,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贤君和忠诚臣子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生态的不满和无奈。

首句“西汉十二帝,孝文最称贤”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在西汉十二位皇帝中,孝文帝以其仁德著称。接着,“百金惜人力,露台草芊眠”描绘了孝文帝珍视民力,不浪费人民劳动的情形,以及他对待下属宽厚的态度。

“千里却骏骨,鸾旗影迁延”则是写孝文帝对待功臣的恩泽,即使他们去世后也给予厚葬,以示尊崇。"上林慎夫人,衣短无花钿"中的“上林”应指宫中,"慎夫人"可能是指皇后的谨慎持礼,不炫耀华丽装饰。

“细柳周将军,不拜容櫜鞬”写的是西汉名将周亚夫的廉洁自持,即使在私下也保持着不受贿赂的操守。"霸业固以盛,帝道或未全"表达了对汉朝基业虽然强盛,但皇帝的德行有待完善的观点。

“贾生多谪宦,邓通终铸钱”是指贾谊和邓通两人的一生,其中贾谊以直言得罪,邓通则因贪污而被处罚。"谩道膝前席,不如衣后穿"意在批评当时的政治黑暗,真正忠诚的话语往往不得好死。

最后,“使我千古下,览之一泫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世人的期望。"赖有佞倖传,贤哉司马迁"则是对能有史官如司马迁这样的人物记录历史表示依赖,并赞扬其贤德。

整首诗通过对汉代历史人物的点评,展示了诗人对于政治清明、君臣廉洁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政治生态的批判和不满。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唱山歌

滁民带楚俗,下俚同巴音。

岁稔又时安,春来恣歌吟。

接臂转若环,聚首丛如林。

男女互相调,其词非奔淫。

修教不易俗,吾亦弗之禁。

夜阑尚未阕,其乐何愔愔。

用此散楚兵,子房谋计深。

乃知国家事,成败因人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啄木歌

淮南啄木大如鸦,顶似仙鹤堆丹砂。

嘴长数寸劲如铁,丁丁乱凿乾枯查。

黄柑红桃多有蠹,受命凤皇须破柱。

何当更与绣衣裳,羽族横飞作持斧。

形式: 古风

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

钜贤如木铎,一振声盖代。

丈人文曲星,谴谪落下界。

辞源发昆崙,意尽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负文彩。

擢第应制举,召试拂华盖。

醉挥拔萃判,一字不复改。

传写遍都下,纸贵无可买。

一命佐著作,芸阁垂缨佩。

歌诗数千首,人口炙与鲙。

志大轻俸钱,痛饮负酒债。

庸蜀既即叙,出命玉津宰。

题柱薄长卿,铭阁笑张载。

锦水清见发,峨嵋绿于黛。

物华曾不负,诗酒聊自待。

旨甘岂择禄,印绶久不解。

陶潜腰任折,莱子衣有彩。

蹉跎历四邑,尘土不可摆。

吾皇在藩邸,闻名四聪骇。

即位未浃旬,独许延英对。

相见恨已晚,欣然契嘉会。

谏官聊假道,紫微遽真拜。

制诰复西汉,碑板揭东岱。

金銮赴夜召,顾问及远大。

白麻几千纸,意出元白外。

荐贤恐不及,诱善曾无怠。

当朝自独步,晚节亦泛爱。

有别乐闻韶,无讥诗自郐。

贱子在广场,知见殊流辈。

进士数且千,驰鹜称俊迈。

人人握灵蛇,许我珠无颣。

超拔冠多士,权贵不得碍。

御前中科第,阁下备寮寀。

讵惟师硕德,常许接佳话。

国朝大手笔,日夕期鼎鼐。

胸中泰山云,舒卷何霮䨴。

言下傅岩雨,蓄缩未霶霈。

吾道遂难行,一旦同得罪。

典午信冗散,贰车更狼狈。

商于甚僻陋,鄜畤近山塞。

共月踰千里,便风无一介。

何当遂乘桴,侍坐浮渤澥。

大笑引淳风,樽前一长噫。

今兹当委顺,自昔无芥虿。

投诗助醉吟,入室生徒在。

形式: 古风

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

申湖在陕服,自昔名所重。

许昌遗唐律,人口尚传诵。

旧迹固蓁莽,胜概犹出众。

前年谪商于,过此方忧恐。

无暇濯溪泉,恻恻心甚痛。

量移还恩宥,方寸稍放纵。

故人孙汉公,勤恳事迎送。

柅车得三宿,延我入溪洞。

春残尚有蝶,夏首始见蝀。

朱樱实颇繁,黄鸟声亦哢。

地幽接府署,亭高瞰村垄。

萦砌水逶迤,入檐山巃嵷。

鲤翻自跃金,蜗曳烧馀汞。

石危君子介,昏乱小人勇。

虚凉集鸥鹭,爽垲无蚊蠓。

芰叶巧如剪,萍根密非种。

径苔自斑驳,岸草互蓊菶。

官酝绿开瓶,时果青出笼。

醉中猛别后,依约似一梦。

唯愁当要路,时复栖阘茸。

解梁虽近山,硗埆费耕墥。

常风有盬南,日夕尘塕埲。

云泉既辽远,草树非秀耸。

况兹炎蒸月,絷缚何所动。

缅怀八龙会,南溪与谁共。

棣萼本多才,甘棠应少讼。

枕簟与琴书,鸰原聊自奉。

篇章取李杜,讲贯本姬孔。

古文阅韩柳,特策开晁董。

清吹席上来,当暑闭冰冻。

菱脆擘琼枝,瓜甘浮蜜筒。

气秋绿筱战,露晓圆荷捧。

照湖小贺监,溪堂轻马总。

此景且不同,此怀可长恸。

平生好泉石,况复官散冗。

近闻田紫微,涟水许就俸。

援例苟得请,申湖当入用。

终老占溪居,卧看秋泉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