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台怀古(其八)铜雀台

半空高栋翔金雀,玉扆穗帷尘漠漠。

西陵老树暝色寒,建安残妓春情薄。

曲终红袖辞樽前,檐倾断甓飞人间。

分香老泪恨不灭,秋风吹入苔花斑。

汉家一片当时土,肯为奸雄载歌舞。

销尽曹瞒万古魂,落日漳河咽寒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铜雀台的荒凉景象与历史沧桑感。开篇“半空高栋翔金雀,玉扆穗帷尘漠漠”,以“金雀”、“玉扆”、“穗帷”等华美之物的破败景象,展现铜雀台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对比,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繁华不再的氛围。

接着,“西陵老树瞑色寒,建安残妓春情薄”,通过“老树”、“瞑色”、“寒”等词语,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环境氛围,同时“残妓”、“春情薄”暗示了铜雀台曾经的热闹与繁华已成过往,如今只剩下孤独与寂寞。

“曲终红袖辞樽前,檐倾断甓飞人间”,描述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红袖女子离开宴席,而铜雀台的檐瓦却在风雨中倒塌,象征着权力与荣华的消逝,以及历史的无情变迁。

“分香老泪恨不灭,秋风吹入苔花斑”,通过“分香”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暗示了铜雀台的衰败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命运。“秋风”、“苔花斑”则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无情。

最后,“汉家一片当时土,肯为奸雄载歌舞”,将铜雀台的历史地位与汉朝相联系,强调了它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同时也对那些为了权势而牺牲一切的“奸雄”进行了讽刺。

“销尽曹瞒万古魂,落日漳河咽寒雨”,以“曹瞒”(曹操)为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同时也暗示了铜雀台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兴衰,最终都化为历史的尘埃。日落、漳河、寒雨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加深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以及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衰败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十台怀古(其九)凤皇台

金陵王气飞祥云,凤皇台上声和鸣。

凤来春风花冥冥,凤去秋风荒草生。

娇娥舞散高城暮,青山迥隔丹丘路。

斜阳门巷语乌衣,细雨汀洲飞白鹭。

江空天阔凤影遥,谪仙吟罢谁能招。

六朝宫阙烟萧萧,月明半夜人吹箫。

形式: 古风

十台怀古(其十)凌歊台

大明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形式: 古风

促织吟

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

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

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

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

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

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

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

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

形式: 古风

晚霜曲

空云黯淡青鳞斜,月色惨惨黄铺沙。

九天青女曳裾带,笑抛珠露成飞花。

僵禽淅飒动庭竹,城上啼乌怨如哭。

琐窗疏帘点轻毳,古砌芳花凝碎玉。

绣帐垂深□□处,两两金乌喷晴雾。

春浓入骨不知寒,屏外凄风倒回去。

烛龙破梦惊晴光,酒波煖滟酥花香。

笑看碧瓦冻鸳鸯,岂知茅屋悲无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