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韦舍人元旦早朝

夕转清壶漏,晨惊长乐钟。

逶迤纶禁客,假寐守铜龙。

予亦趋三殿,肩随谒九重。

繁珂接曙响,华剑比春容。

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

愿言乘日旰,携手即云峰。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翻译

夜晚时分,漏壶的滴水声变得清澈,清晨时被长乐宫的钟声惊醒。
在皇宫中蜿蜒行走的官员,假装睡觉守护着象征皇权的铜龙。
我也急忙前往三大宫殿,跟随众人拜见重重深宫。
繁复的玉佩声与破晓的钟声交织,华丽的剑饰如春天的景色般美丽。
相互询问这美好的时光是否已逝去,更增添了对浓郁春意的怜爱。
希望在夕阳西下之时,能与你携手共登云峰。

注释

夕:夜晚。
转:变化。
清壶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晨:清晨。
惊:惊醒。
长乐钟:长乐宫的钟声。
逶迤:蜿蜒。
纶禁客:宫廷官员。
假寐:假装睡觉。
铜龙:象征皇权的铜制装饰。
趋:奔赴。
三殿:三大宫殿。
肩随:跟随。
九重:重重宫殿。
繁珂:繁复的玉佩声。
曙响:破晓的钟声。
华剑:华丽的剑饰。
比:比拟。
韶光:美好的时光。
歇:消逝。
怜:怜爱。
芳意:春意。
愿言:希望。
乘日旰:在夕阳西下。
携手:携手同行。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元旦早朝图景。开篇"夕转清壶漏,晨惊长乐钟"两句,通过对夜晚水漏声和清晨钟鸣声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气氛,设置了一种庄重而又喜庆的氛围。

接着"逶迤纶禁客,假寐守铜龙"两句,则通过对宫廷门禁和警觉守卫的描绘,表现了皇宫的严密与肃穆。诗人并非将自己置于悠闲之境,而是置身于一场庄重的朝会之中。

"予亦趋三殿,肩随谒九重"表明诗人作为朝臣之一,也参与了这次盛大的早朝礼仪,他随同其他官员一起走向高台上的皇帝所在的地方。这里的"三殿"和"九重"象征着权力与尊贵的高度。

接下来的"繁珂接曙响,华剑比春容"两句,则是对早朝气氛的进一步描绘。"繁珂"指的是官员们佩戴的玉饰,而"华剑"则象征着威严与权力,这些都在早晨第一缕阳光下闪耀,营造出一种盛大的场面。

而"相问韶光歇,弥怜芳意浓"两句,则是对元旦佳节中人们相互问候、表达美好祝愿的温馨描绘。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述外在景象,更是在传递一份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愿言乘日旰,携手即云峰"两句,是诗人表达自己希望能够继续这段愉快时光,并与同僚们共度良辰美景的愿望。这里的"日旰"指的是太阳西斜,即将下山之时,而"云峰"则象征着遥远高峻的地方,这不仅是一个实际的地理位置,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早朝礼仪和元旦佳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

收录诗词(32)

徐彦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洪,以字行。七岁能为文,对策高第。调永寿尉,蒲州司兵参军。时司户韦暠善判,司士李亘工书,而彦伯属辞,称河东三绝。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移蒲州,擢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历太子宾客卒

  • 籍贯:兖州瑕丘
  • 生卒年:?—714

相关古诗词

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

鼎臣休浣隙,方外结遥心。

别业青霞境,孤潭碧树林。

每驰东墅策,遥弄北溪琴。

帝眷纾时豫,台园赏岁阴。

移銮明月沼,张组白云岑。

御酒瑶觞落,仙坛竹径深。

三光悬圣藻,五等冠朝簪。

自昔皇恩感,咸言独自今。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春闺

戍客戍清波,幽闺幽思多。

暗梁闻语燕,夜烛见飞蛾。

宝鸭藏脂粉,金屏缀绮罗。

裁衣卷纹素,织锦度鸣梭。

有使通西极,缄书寄北河。

年光只恐尽,征战莫蹉跎。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送特进李峤入都祔庙

特进三公下,台臣百揆先。

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

恩级青纶赐,徂装紫橐悬。

绸缪金鼎席,宴饯玉潢川。

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

乐池歌绿藻,梁苑藉红荃。

骑转商岩日,旌摇关塞烟。

庙堂须鲠议,锦节伫来旋。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比干墓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

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

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

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

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

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刃。

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

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

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

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驻罕歌淑灵,命徒对旅榇。

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

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燐。

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

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

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

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

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