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蛩

凄凄复切切,何事太伤神。

亦算善鸣者,兼之能感人。

墙阴又阶畔,短叹更长呻。

千古谁同调,行吟楚水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蛩(蟋蟀)的鸣叫,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哀愁。诗人以“凄凄复切切”开篇,直接点出了秋蛩叫声的特点——既凄凉又急促,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这种声音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是因为它不仅是自然界的音符,更是情感的载体,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接着,“何事太伤神”一句,诗人似乎在自问,为何这简单的鸣叫会如此牵动心弦?“亦算善鸣者,兼之能感人”,这里不仅赞美了秋蛩的鸣叫技巧,更强调了其情感表达的力量,能够触动每一个倾听者的心灵。

“墙阴又阶畔,短叹更长呻”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蛩鸣叫的氛围。无论是墙角还是台阶旁,都能听到它的叹息与呻吟,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最后,“千古谁同调,行吟楚水滨”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有那些同样敏感、善于感受自然与人生悲欢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并感受到秋蛩的鸣叫所蕴含的情感。诗人仿佛站在楚水之滨,独自吟唱,寻找着那份能够共鸣的灵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蛩鸣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仅是对秋蛩的同情,更有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与对心灵深处情感的探索。

收录诗词(2)

卢海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店晚归

沽得众山酿,携尊趁马蹄。

烟销群壑暝,月暗远天低。

怪树疑人立,哀鸿似鬼啼。

萦回归路渺,谁与辨山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周家口晚眺

危樯倒影布层层,樯外星河转玉绳。

浪近黄流争作势,岸当黑夜隐生棱。

沿桥市散嘶归马,隔水楼高见远灯。

西望岷峨仍万里,云天何日许飞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己巳岁除有感

粤海弹冠日,回头二十年。

官贫聊免俗,谋拙只由天。

幸脱兵戈厄,难抛骨肉缘。

今宵霜意重,添上鬓丝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海滨感秋

西风萧飒鬓毛侵,久为尘劳费苦吟。

云雁暗沉千里信,露蛩哀诉九秋心。

芙蓉摇落伤离绪,芦荻荒寒起暮阴。

安得成连携手去,海山一曲响牙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