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亿的作品,内容是在酬答朋友黄少卿因见所作洞霄宫碑并为其题记。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才华和学问的赞赏。
首句“谯郡增严李母祠,神龟矫首负金碣”通过描写神龟背负金碣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先贤或名人的尊崇之情。这里的“谯郡”可能指的是古地名,而“李母祠”则是对某位历史人物的祭祀之所。
接下来的“豆萁已乏不休思,齑臼兼无绝妙辞”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心力交瘁和追求完美的态度。豆萁即指繁杂琐碎的事情,而齑臼则是古代磨墨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写作过程。
“翠琰雄文惭内史,黄庭美翰枉羲之”这两句通过对“翠琰”和“黄庭”的描述,赞扬了朋友的文章雄伟、笔力遒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在文学上自愧不如。
最后,“蓬丘丽句偏相许,胜得山龙衮服披”则是对朋友文采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作品所能达到的境界给予极高的赞美。这里的“蓬丘”和“山龙”都是形容词汇,用以比喻诗人的才华横溢,宛如山中飞龙。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在文艺创作上的自谦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