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世熊的《紫金山》描绘了一幅深山静谧、禅意盎然的画面。首句“山围人鸟路”,展现了山势险峻,道路蜿蜒,仿佛被群山环抱,人与鸟儿都难以轻易穿越。接下来,“孤筇迷出入”写出了诗人手持竹杖,迷失在山径中的情景,流露出探索未知的微妙心境。
“树石放奇情,分坛势相逼”运用拟人手法,将山石赋予了生动的情感,它们仿佛在争斗中形成奇特的景观。石与树的变幻莫测,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石池澄寒波,落落松阴直”则描绘了一个清澈冰冷的石池和挺拔的松树,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进入山深处,“冥茫息峰顶,崎岖憩幽室”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后的宁静与疲惫,以及在幽深小室中暂作休息的感受。这里体现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耳目及心神,丧之而后得”揭示了在艰难探索中,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的过程。
最后两句,“山深庵宇尊,诸佛现真魄”暗示了山中的庵宇仿佛是神圣之地,佛像显现其真实的精神风貌。而“梵声肃以放,物理自来格”则通过梵音的肃穆与释放,传达出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的道理。整首诗以个人登山经历,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自然、禅理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