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第二日却寄诸兄弟

睡起褰帘日出时,今辰初恨间容辉。

千行泪激傍人感,一点心随健步归。

却望山川空黯黯,回看僮仆亦依依。

定知兄弟高楼上,遥指征途羡鸟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醒来时太阳已升起,今日清晨遗憾未能共享光辉。
无数泪水旁人见之动情,心中仅存的一点希望伴我回家。
回首望去,山水皆暗淡,回头看仆从也依依不舍。
肯定知道兄弟们在高楼上,遥指远方,羡慕鸟儿自由飞翔。

注释

睡起:醒来。
褰帘:掀开窗帘。
日出时:太阳升起的时候。
今辰:今日。
初恨:遗憾刚刚开始。
间容辉:未能共享的光辉。
千行泪:无数泪水。
傍人感:旁人感动。
一点心:心中的一点。
健步归:快步回家。
却望:回头眺望。
山川空黯黯:山水显得阴郁。
依依:依依不舍的样子。
定知:肯定知道。
兄弟:兄弟们。
高楼:高楼上。
征途:远行之路。
羡鸟飞:羡慕鸟儿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家乡后的第二天,心境和情感的复杂变化。从“睡起褰帘日出时,今辰初恨间容辉”可见,诗人在清晨醒来时,仍然沉浸在对家人的思念之中,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阳光般温暖而明媚。

接下来的“千行泪激傍人感,一点心随健步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泪水涟涟,流露出对亲人的深情厚谊,而那一点心却随着健步(可能是指自己或某个亲人)渐行渐远,这里的“归”字含义深长,既有返回家乡的物理意义,也蕴含了精神上的回归。

诗中“却望山川空黯黯,回看僮仆亦依依”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在离别之后,对自然景物和亲近的人都充满了留恋之情。山川变成了黯淡的颜色,而那些平日里不起眼的 僮仆(古代对年幼侍从的称呼)现在也变得可贵起来。

最后,“定知兄弟高楼上,遥指征途羡鸟飞”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他知道自己的兄弟或家人可能正站在高楼上,眺望着归途,心中又不免生出羡慕那自由飞翔的鸟儿的心情。这里的“定知”表达了一种坚定的相信和理解,而“遥指征途”则是对远方亲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想象和关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之痛以及对亲人的深沉思念。它不仅记录了个人的情感历程,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家庭与归属的渴望。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荷花

纨扇相敧绿,香囊独立红。

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

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

何繇见周昉,移入画屏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偶见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仙树有花难问种,御香闻气不知名。

愁来自觉歌喉咽,瘦去谁怜舞掌轻。

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偶见背面是夕兼梦

酥凝背胛玉搓肩,轻薄红绡覆白莲。

此夜分明来入梦,当时惆怅不成眠。

眼波向我无端艳,心火因君特地然。

莫道人生难际会,秦楼鸾凤有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友人

伤时惜别心交加,支颐一向千咨嗟。

旷野风吹寒食月,广庭烟著黄昏花。

长拟醺酣遗世事,若为局促问生涯。

夫君亦是多情者,几处将愁殢酒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