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晚眺二首(其二)

日月相穷引岁除,古今元会复何如。

时光有意同消息,物象何心自卷舒。

举目新亭依故国,伤心流水向归墟。

独怜千载逢新甲,尚许三冬一夜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感慨。首联“日月相穷引岁除,古今元会复何如”以日月更替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岁月变迁的深思,同时也提出了对历史循环的疑问。颔联“时光有意同消息,物象何心自卷舒”则进一步探讨了自然与时间的关系,认为时间如同有意识一般,影响着万物的变化,而万物却似乎遵循着自己的规律,不受时间的约束。

颈联“举目新亭依故国,伤心流水向归墟”中,“新亭”可能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希望,“故国”则代表了过去的家园或熟悉的事物。这一联表达了诗人面对新年的展望与对过往的怀念交织的情感。“伤心流水向归墟”则借流水东逝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哀伤。

尾联“独怜千载逢新甲,尚许三冬一夜馀”则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在千载难逢的新纪元到来之际,诗人或许感到一丝欣慰,但同时又意识到时间的短暂,只能在一夜之间迎接新年的曙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甲午元日书怀二首(其一)

紫气东来日在南,南溟咫尺望天涵。

七年为政方逾一,四海同风不待三。

卜世何人休鼎问,考时非我孰今担。

自收国烬归成旅,岂向身馀较履簪。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覃]韵

甲午元日书怀二首(其二)

诗书吾道未全孤,忠孝人间岂半涂。

得失经心凭塞马,是非合眼付庄蝴。

干戈历乱惟躬省,简册销磨倩口诛。

纵使今豪逾古哲,一时千载讵堪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虞]韵

防筑初成即事有感

楼台无地且逍遥,车马何曾访寂寥。

所愧千愚亡一得,休言八座有三貂。

他年就第布巾角,此日逢人免扇腰。

眼外青山犹可借,意中绿墅倍相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添怀

肘后车前尚可砭,今人古事谅宜兼。

山中每讯陶弘景,天下仍思范仲淹。

时晦宁教时贼笑,子袍莫为子仇嫌。

千年热血终难了,此际孤怀日自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