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时节小寒过,林塘细雨来。

不眠知夜永,多病惜春回。

衰骨频欹枕,愁肠不遣杯。

邻鸡无意绪,钟漏递相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寒夜》由明代诗人李以龙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冬夜晚的凄清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以及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时节小寒过”,点明了时间背景,小寒已过,暗示着冬日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然而,“林塘细雨来”一句,却以细雨的降临,为这即将来临的春天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预示着美好与忧伤并存的氛围。

接着,“不眠知夜永”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他难以入眠,感受到时间的漫长和无尽。这种对时间的感知,往往伴随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多病惜春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情。在经历了诸多病痛之后,他对春天的回归既感到欣喜,又怀有深深的忧虑。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人面对自然更迭时的复杂心理。

“衰骨频欹枕,愁肠不遣杯”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病痛中的无助与孤独。身体的衰弱使得他频繁地倚靠枕头,而心中的愁绪却难以排解,连酒也无法慰藉。这一细节,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邻鸡无意绪,钟漏递相催”以邻近的鸡鸣和不断敲响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环境。鸡鸣似乎是对夜的告别,而钟漏的滴答声则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切都让诗人更加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寒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更深层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世界,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23)

李以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厓二首(其一)

澶渊未了百年计,锁钥空教虏使疑。

和议已成宋故事,出师无复汉威仪。

云深落月金牌愤,江驻信潮铁锁悲。

留得乾坤正气在,长风吹雨洗残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吊厓二首(其二)

南北河山入战图,中原戎马失皇都。

海门日月有千古,晋国衣冠惟五胡。

渺渺翠华游岛屿,萋萋青冢落蘼芜。

黍离歌罢还祠庙,拭眼江门看大书。

形式: 七言律诗

云岳尊先生升任苍梧诗以言别

北风吹雨过苍梧,春色黄云定有无。

天远离心何处著,江门秋夜月同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春日居九楼怀仁和梁明府

春风黄鸟坐相求,倚听声声重客愁。

削壁飞花聊进酒,乱山疏雨对登楼。

黔天不到云中雁,湖海难逢雪后舟。

应笑故人酬世拙,一官寥落自边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