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居避世客,发白习儒经。
有地水空绿,无人山自青。
废梁悲逝水,卧木思荒庭。
向夕霏烟敛,徒看处士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客人,他的头发已经斑白,却仍然致力于研读儒家经典。四周环境充满了自然之美,溪水潺潺,林间空气清新,没有人迹,只有山色自在显现。诗中还通过废弃的桥梁和流水,以及卧于木下的思念荒废的庭院,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伤与怀念。傍晚时分,烟霭渐起,但客人只是静坐观望那远处的隐士之星,似乎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诗中充满了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哀愁。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每个字眼都透露着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赞颂。
不详
凝鲜雾渚夕,阳艳绿波风。
鱼游乍散藻,露重稍欹红。
楚客伤暮节,吴娃泣败丛。
促令芳本固,宁望雪霜中。
何处春先到,桥东水北亭。
冻花开未得,冷酒酌难醒。
就日移轻榻,遮风展小屏。
更无人劝饮,莺语渐叮咛。
泛棹若流萍,桂寒山更青。
望云生碧落,看日下沧溟。
潮尽收珠母,沙闲拾翠翎。
自趋龙戟下,再为诵芳馨。
白首年空度,幽居俗岂知。
败蕉依晚日,孤鹤立秋墀。
久客何由造,禅门不可窥。
会同尘外友,斋沐奉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