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满眼看到的都是生活的艰辛,因为别人的缘故我开始了遥远的旅程。
犹豫不决地走过陇地,心情沉重,沿途的景色让忧愁更加浩大,直到抵达边关。
夜晚,随着水位下降,鱼龙似乎也感到凄凉;秋天,山中空旷,只有鸟鼠在其中度过。
向西出征的人询问烽火的消息,内心因长久的滞留而备受煎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沉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表达了诗人面对动荡不安的世态,不得不离乡背井、踏上旅途的无限哀伤。"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则写出了行走在陇中之地,对即将到来的战乱和国事感到忧心重重。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水中的鱼龙不见,山中鸟鼠皆去,只剩下凄清的夜晚和萧瑟的秋天,这些都是对比喻,表明世事的荒凉和个人命运的冷清。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则是诗人在思考边塞战事,心中充满了忧虑与不舍。烽火是古代边境报警的信号,这里用来象征战争和动乱。而"心折"二字,更是深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撕裂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悲凉与无奈。语言沉郁顿挫,情感深沉,是一篇充满了时代忧虑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

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

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

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四)

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

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