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咏(其九)

官暇懒偏宜,芸窗落照移。

未能抛绂绶,且复叹栖迟。

客况青藜在,乡心白雁知。

诛茅曾四百,惭负岭云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光在书斋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首句“官暇懒偏宜”,点明了诗人因公务之暇而感到轻松自在,对这种生活状态颇为满意。接着,“芸窗落照移”一句,通过夕阳映照在书斋窗户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未能抛绂绶,且复叹栖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摆脱官场束缚,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现状的叹息。绂绶象征官职,栖迟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客况青藜在,乡心白雁知。”“青藜”可能是指青藜杖,常用来形容年老或退隐之人。这里借以表达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心中依然牵挂着远方的家乡。“白雁”则是指大雁,古人常用雁来传递书信,此处借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诛茅曾四百,惭负岭云期。”“诛茅”意为建造房屋,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建造过四百间茅屋,但“惭负岭云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与山岭云雾相约的遗憾,暗含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家乡深切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自我反思的情感。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日杂咏(其十)

游子他乡梦,孤灯对短檠。

乞身曾上疏,噬指已频惊。

冉冉浮沈外,悠悠去住情。

主恩犹未报,不是厌承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曾碇曦分教澄海

且莫嗟迟暮,还看教铎扬。

藻翻鱼浪煖,芹入燕泥香。

碧海当官舍,青山接故乡。

到时春色好,秾李遍成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李建霞归高邑(其一)

惜别当今夕,同人黯不胜。

琴樽从此隔,意气转相矜。

客路春光逼,归装雪色凌。

元来金马署,拟是玉壶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送李建霞归高邑(其二)

去去耽云卧,悠悠竟陆沈。

愁当一夜别,交以十年深。

宫柳题春径,溪花酌晚林。

英游追侍处,何日更招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