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下芙蓉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

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个人治理国家达到太平盛世,万物都呈现出吉祥的迹象来辅佐圣明的君主。
天上的银河仿佛从宫阙下流过,江南的花朵盛开在宫殿前。
吉祥的云彩垂下阴影久久不散,晶莹的露珠饱满而不倾洒。
在悬挂乐器的宴会上,歌手准备演奏采莲的歌曲。

注释

一人:指君主。
理国:治理国家。
致:达到。
升平:太平。
天上河:指银河。
阙下:宫阙之下。
过:流过。
江南花:江南的花朵。
向:朝着。
殿前:宫殿前。
庆云:象征吉祥的云。
垂荫:垂下的阴影。
开难落:不易消散。
湛露:晶莹的露珠。
为珠:像珍珠一样。
满不倾:饱满不倾洒。
更对:更是在。
乐悬:悬挂的乐器。
张宴处:宴会场所。
歌工:歌手。
欲奏:准备演奏。
采莲声:采莲的歌曲,古代的一种民间曲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宫廷盛景,展现了大唐帝国的繁荣与强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帝王的辉煌气象和国家的安定繁荣。

“一人理国致升平”表明帝王独自治理国家,带来太平盛世;“万物呈祥助圣明”则形象地表现了万物向往光明正大的君主,显示出自然界对帝王智慧的颂扬。

“天上河从阙下过”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天上的河流似乎直接流经皇宫之下,这不仅是对现实环境的夸张,也象征着天人合一、上下通达的理想状态;“江南花向殿前生”则将江南的美丽景色搬到宫前,显示出帝王享有的繁华与美好。

“庆云垂荫开难落”形容祥瑞之气弥漫,不易散去,这里“不易散去”表明了这种福气的持久;“湛露为珠满不倾”则将露水比作珍珠,充盈而不倾倒,象征着富足与平衡。

最后两句“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展现了宫廷中举行的盛大宴席和音乐演奏,诗人似乎置身其境,对这种欢乐场景感到欣喜。这里的“采莲声”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音乐或舞蹈名称,也许是对当时流行的某一类文艺活动的称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国家的昌盛以及自然与人间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天人合一”思想。

收录诗词(15)

包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

细雨未成霖,垂帘但觉阴。

唯看上砌湿,不遣入檐深。

度隙沾霜简,因风润绮琴。

须移户外屦,檐溜夜相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岁日作

更劳今日春风至,枯树无枝可寄花。

览镜唯看飘乱发,临风谁为驻浮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戏题诸判官厅壁

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

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观壁卢九想图

一世荣枯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

夜阑鸟鹊相争处,林下真僧在定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