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张羽(凤举)的《晚春舟中》描绘了诗人春天出行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风光二月成虚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二月春光本应是出游的好时节,却被诗人独自漂泊在外,虚度了大好时光。次句“客路三千镇独归”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旅途的孤独和归乡的决心。
“去国漫怜行日远”写出了诗人离别故乡的哀怜,行路遥远,离愁更浓。而“到家常恐见花稀”则预示着诗人回家时可能看到的景象——花已凋零,增添了归途的感伤。接下来两句“灯穿夜舫春虫入,帆过晴沙宿鹭飞”,通过夜晚舟中的灯火、春虫鸣叫以及白天航行时的晴空、沙滩上栖息的白鹭,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零落当时多少事,东风江上欲沾衣”以景结情,诗人回想过去种种人事,感慨万千,春风拂面,似乎能感受到那份即将落泪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晚春舟行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