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毁

忆初向关中,触热事西走。

淋漓汗征衣,早夜犯星斗。

欢然赴所知,辛苦复何有。

主人喜宾至,相见劳杯酒。

誓将效毫发,聊以塞所厚。

遇事因辄言,何尝计从否。

平生性坦率,间或忤交友。

是非长安城,侧身避谗口。

彼奸乘其前,吾虑亦已后。

二叔诬周公,三人惑曾母。

青蝇乱黑白,视洁以为垢。

圣贤且不免,予免焉能苟。

浩歌动归欤,至此信不偶。

春风忆东南,岩花映溪柳。

南山有屋庐,酿熟唤邻叟。

何时理扁舟,旧物入吾手。

回头谢狺狺,投北汝谁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回忆初次前往关中,冒着酷暑向西奔走。
汗水湿透征衣,日夜星辰作伴。
满怀喜悦去见朋友,辛劳又有何妨。
主人欢迎宾客,举杯相待笑容满面。
我发誓要竭尽全力,只求稍稍回报他们的厚爱。
遇到事情就直言不讳,从不计较对错。
我生性直率,偶尔会触怒朋友。
是非之地长安城,我侧身避开流言蜚语。
那些奸邪之人总在前面,我的忧虑恐怕也已落后。
如周公被二叔诬陷,曾母也曾被三人迷惑。
小人混淆黑白,把清白当作污点。
连圣贤都难免误解,我又怎能苟且偷安。
高歌表达归心,如今处境确实不顺。
春风想起往东南方,山岩花开映溪边柳。
南山上有房屋,酒酿熟了邀请邻居老者。
何时能驾舟归去,旧物重握手中。
回头告别忠诚的狗,北去的你将何去何从。

注释

忆:怀念。
初:初次。
关中:古地区名,指函谷关以西。
淋漓:形容汗流浃背。
星斗:星星,代指夜晚。
劳:慰劳。
毫发:极微小的事物,这里比喻尽力。
浩歌:大声歌唱。
东南:方位,指东方和南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闻毁》,表达了诗人对于遭受诽谤和误解的感慨。首句“忆初向关中,触热事西走”回忆起当初为了追求理想,不顾炎热西行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坚韧的性格。接下来描述了旅途艰辛,但为了友情和主人的欢迎,甘愿付出辛劳。“誓将效毫发,聊以塞所厚”表达了诗人愿意尽微薄之力报答知己的诚意。

然而,诗中转折,提到自己因为直言不讳,偶尔会触怒朋友,暗示了环境中的非议和谗言。“是非长安城,侧身避谗口”表明诗人深知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白并非易事,有时不得不谨慎行事。诗人引用历史典故,如“二叔诬周公,三人惑曾母”,以表达对恶意中伤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世态炎凉。

最后,诗人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远离是非,过上宁静的生活,“春风忆东南,岩花映溪柳”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他期待着回归自然,与邻居共享美酒,过上简单而自由的日子。结尾处,诗人以犬吠回应那些恶意的言论,表达了自己的决绝和对诋毁者的讽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寓言故事,展现了诗人面对毁谤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顺师归湖寺后以诗见招因戏答之

山月溪云思有馀,岭猿沙鸟静相于。

閒中物象都收敛,别后诗才愈发舒。

拟就邻翁沽竹叶,直邀野令走篮舆。

提壶漫叫无凭准,一醉春风莫误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栖云阁

越山东南号胜绝,古寺岩洞穷高深。

山云出为洞口雨,或时散作岩下阴。

不有神物此蟠据,安得气类长相寻。

寺僧爱云恐云远,置阁云上蹑以临。

岂惟忧怀独舒悦,更许游客开尘襟。

客来祇知寓暂赏,不道归去还尘侵。

宁如僧住得安稳,终日自共云无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通判国博中斋诗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于戏后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

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

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

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

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

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

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氓。

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

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

形式: 古风

寄纯甫

相从浦阳官,三十月盈缺。

出必并辔游,居常对案啜。

予褊子能恕,子短予还讦。

久而见交心,中不容间舌。

乃于穷秋时,忽作远道别。

别肠如乱丝,一寸知几结。

别语如悲笳,一声凡数咽。

咽极继以号,旁顾亦惨切。

匹马独来归,山城雨初歇。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