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边亭中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句“江亭寒色净”以“寒色”点明季节与氛围,暗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环境。接着,“夜榻水光连”则通过“水光连”描绘出水面与夜空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
“远意青山外,孤心白月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远意”与“青山外”的辽阔无垠,以及“孤心”与“白月前”的孤独映照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之情。这里,“青山”象征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白月”则代表了纯净、明亮的希望。
“生涯真泛梗,客路又穷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以“泛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暗示诗人如同浮萍一般,没有固定的归宿;“客路又穷年”则表达了长期在外奔波、岁月流逝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疲惫。
最后,“深坐烧官烛,闻鸡独不眠”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坐在官署内,点燃官烛的情景。听到鸡鸣声后,却难以入眠,这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也是内心深处无法平静的情绪流露。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思考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