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有感

老去心情在一廛,是中忧乐称华颠。

因知不误三三句,空近偷安九九年。

生死去来浑付梦,火风煎迫谅非坚。

第知一裰安排了,任我朝昏且信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随着年岁增长,心境归于田园生活,其中的忧乐仿佛是我晚年最真实的写照。
由此可知,过去的种种忧虑并非虚妄,只是追求长久的安宁罢了。
面对生死轮回,一切都在梦中流转,即使生活艰难,我也明白这不是永恒的坚固。
我深知这一切早已命中注定,无论日夜如何变换,只愿随缘而行。

注释

老去:年老。
心情:心境。
在一廛:在田园生活中。
华颠:晚年。
不误:非虚妄。
三三句:过去的忧虑。
偷安:追求安宁。
九九年:长久。
生死去来:生死轮回。
浑付梦:在梦中流转。
火风煎迫:生活艰难。
谅非坚:不是永恒的坚固。
一裰:命运的安排。
安排了:命中注定。
朝昏:日夜变换。
信缘:随缘而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病起有感》,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心态和对人生的感悟。首句“老去心情在一廛”,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心境趋于淡泊,将生活琐事视为全部。次句“是中忧乐称华颠”则揭示了他在这样的年龄,依然能体会到生活的喜怒哀乐,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阶段。

第三句“因知不误三三句”,暗示诗人明白人生无常,无需过于执着于世事,即使是短暂的欢愉或忧虑,也应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接下来,“空近偷安九九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虚度光阴的自省,意识到长久的安逸并非真正的幸福。

“生死去来浑付梦”表达出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一切都在梦境之中,生与死的界限变得模糊。而“火风煎迫谅非坚”则比喻人生的苦难和无常,暗示生命的坚韧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的坚固。

最后两句“第知一裰安排了,任我朝昏且信缘”,诗人认识到命运早已安排妥当,他选择顺其自然,无论白天黑夜,都随缘而过,展现出一种超脱和淡然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晚年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命运和生死的豁达看法。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被旨军前讲和得回

仗节亲宣诏语还,敢期幼稚得重看。

铁衣冷桂龙鳞静,宝剑高藏玉彘寒。

兵甲从今挽河水,儿孙力与复儒冠。

清闲放意山林下,老援何能更据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陪宣抚置酒南楼

远业尝轻万户侯,今陪笑语庾公楼。

声空冀北一曲妙,木落淮南千里秋。

酒兴勇随高意上,月华影入大江流。

主人为客留清境,销尽牢愁与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婕妤怨

素愧河洲德,宁忘卷耳规。

中闱知奉顺,外戚敢营私。

辞辇翻成妒,能歌复见知。

自惭乖妩媚,不及舞腰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山中友

同朝不复旧交游,留滞行都岁两周。

落景残霞曛夕霭,断云横雨霁高秋。

因仍久作归欤计,蹭蹬端如贾客留。

惭愧君恩何以报,此身江海任虚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